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新中国政府为了解决迫切的住房问题,从1951年开始建设工人新村。这是一种以公房为主,按分配制度进行统一分配,为解决工人居住问题而建立的集合式住宅社区。它在新中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深远的影响着新中国住宅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的步伐将这些工人新村远远抛在了后头,成为大多数城市“大拆大迁”的对象。无情的拆除,使得这些曾经辉煌的工人新村被彻底从城市中抹除,曾经艰苦奋斗的工人们以及他们的生活,伴随着工人新村消逝而去,这段记忆正在被刻意遗忘。从文献综述的研究结果来看,对于工人新村的研究普遍处于起步的阶段。最早的关注来源于社会学角度,旨在揭示工人新村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随后又发展出关于工人新村保护策略的研究,但是对于工人新村基本物质形态尚且不了解的情况下谈保护策略,稍显不足。系统完整的关于工人新村形式和特征的研究尚且没有,工人新村价值的发掘和保护策略的探索都需要基于对其物质形态特征的明确。本文正是针对现有研究的问题,从设计艺术学、建筑学的角度入手,针对工人新村空间形态和形式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完善对于工人新村物质形态层面的研究工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江浙沪地区1949-1978年的工人新村。本文首先对工人新村的概念从物质形态层面上加以定义,确定其集合住宅的基本形式,初步对国内外集合住宅进行梳理研究。其次针对精神层面加以定义,对“新村主义”进行研究。通过物质精神层面相结合的研究,确定工人新村的基本概念。根据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本文将对象划分为1949-1957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1958-1965“大跃进”及其调整时期、1966-1978“文化大革命”及其影响时期等三个时期。文章首先从社会政治经济、相关政策、设计主导思想等背景入手,研究每个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对于工人新村建设的影响。其次,对各个时期工人新村住宅平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梳理归纳。再次,针对其住宅建筑形式特征进行梳理归纳。文章最后利用历时性的研究手法对各个时期工人新村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发掘每个时期的差异与联系,发掘每个时期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以及推动这种演变产生的原因。同时,运用对比研究的手法将江浙沪地区与北方城市的工人新村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归纳两者间的差异,发掘江浙沪地区工人新村的区域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