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森林景观适宜度评价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v_cool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森林景观与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关系研究,探讨了森林景观适宜度评价的内涵及理论体系。以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746个森林斑块为研究对象,从森林景观环境适宜性、生态功能适宜性、美学功能适宜性三方面对森林景观的适宜度进行了评价。采用数学组合法和GIS技术结合,在确定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级标准、定量方式与因子权重后,应用地图叠加法和权重法对每一评价单元进行综合适宜度评价,得到结论如下: (1)森林景观适宜度评价是指对现存森林景观的自然环境条件、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与评价。包括对森林景观的自然环境、景观的稳定性、景观持久性、景观抗性、景观健康状况等景观自然属性的评价,和森林景观的生态功能与美学功能评价,本研究选取15个指标建立了森林景观的适宜度评价模型。 (2)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结果表明在森林景观适宜度评价体系中,森林景观的生态功能适宜度最重要,权重值为0.460;环境适宜度指标次之,权重值为0.387;美学功能适宜度指标的重要程度明显低于前二者,权重值仅为O.153。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比较为:绿量>斑块面积>斑块空间作用关系>斑块最小临近距离>植物种丰富度=群落层次结构>多样度>郁闭度>植被类型>斑块形状指数>坡度>珍稀度>土层厚度>自然性>枯落物层厚度。 (3)本文将森林景观分成最适宜、中等适宜、一般适宜、不太适宜、不适宜5个等级,结果表明其斑块面积分别为195.1 hm~2、366.4hm~2、374.3hm~2、246.9hm~2、134.0hm~2,分别占林地总面积的14.8%、27.8%、28.4%、18.8%、11.0%。森林景观最适宜的斑块数为122,主要分布在鼎灌峰、戴帽峰、马驿峰、长山等地。以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此部分斑块的面积较大、季相景观丰富、群落层次结构复杂、与同类斑块的空间作用关系强、郁闭度较高、物种丰富、景观适宜度较高。中等适宜的森林斑块数为225,主要分布在雨台山、吹笛山、松山、太渔山、长山、马鞍山、戴家山等地。群落类型主要有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一般适宜的森林斑块有208个,主要分布在黄梅山、马鞍山、丁观峰、戴帽峰南坡、马驿峰南、戴家山等地。不太适宜的斑块数128,主要分布在大长山、太渔山、牧主山、吹笛山、狮子峰水库等地。不适宜的森林景观斑块63个,其中荒山斑块38个,灌木丛斑块21个,主要分布在居民区附近、戴帽峰南坡、鼎灌峰周边的荒山、灌木丛。 (4)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马尾松林的面积过大,为300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2.8%。且一部分马尾松纯林斑块的病害较重,这与纯林的生态系统较脆弱,稳定性差,生态功能一股小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规律符合。荒地和灌木林斑块因土层较薄,枯落物厚度小,病害严重,环境适宜反小。又因采石场、居民区、道路等隔断物质
其他文献
高光谱遥感(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取有关数据。与常规遥感相比,高光谱遥感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波段宽度<10nm)、波段多(几十至
性别分离是脊椎动物中一种普遍现象,是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在不同的发育方式、外形特征、生态习性和行为方式等因素影响下,在非繁殖期内对空间利用、时间分配以及社会性特点等方
把握新课程特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突出四个体现:体现生活;体现活动;体现开放;体现综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Gras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curriculum,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本文以绵阳市汉龙小岛花园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造景材料、模式和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 汉龙小岛花园总共使用了76种园林植物,其中乡土植物有51种,占到67%的比例。大
目的:获得白花丹参参与乙烯和多胺合成的顺式还原酮加双氧酶(acireductone dioxygenase,ARD)基因(命名为SmARD)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初步的表达特性研究。方法:利用全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森林游憩业的形成与发展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我国的森林游憩业起步较晚,但在短短的10多年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陈鑫峰等,1999)。森林游
兜兰属(Paphiopedilum Pfitzer)是兰科中较原始的属之一,其花期长,花型奇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全世界广泛栽培。在我国,兜兰属植物的资源较为丰富,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原生
期刊
随着GIS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传统森林资源信息的单纯的纸质、二维、静态的表现,向数字化、空间立体、多时相、动态表现进行转变;而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分析也从简单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