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45钢连铸坯质量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桥梁建造、公路运输的发展,Q345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Q345钢即使在严苛的服役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而铸坯往往伴随着表面横裂纹等缺陷,虽然横裂纹可以通过热吹扫的方法予以消除,但热吹扫工序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目前,国内某钢厂生产的260mm×2070mm规格的Q345钢连铸坯存在严重的表面横裂纹,本文针对Q345钢表面横裂纹问题,从铸坯凝固行为入手,以调整连铸工艺参数为技术手段,深入分析铸坯表面横裂纹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控制铸坯表面裂纹。针对以上问题,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Q345钢连铸坯典型裂纹试样进行分析发现,裂纹主要分布在铸坯角部附近表面,并沿着晶界上的先共析铁素体薄膜向铸坯内部延伸,在显微镜下对先共析铁素体薄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厚度偏大;同时在奥氏体晶界上有第二相质点析出,呈链状分布,脆化了晶界,在应力作用下易形成空穴,不利于控制裂纹,对裂纹内部取点进行成分分析,发现不含保护渣成分,推断裂纹应该是在铸坯出结晶器弯曲矫直的过程中受应力作用形成的。对铸坯全厚度试样进行低倍检验,发现其等轴晶率较低,柱状晶发达;铸坯窄面振痕深度较大,有可能导致铸坯窄面传热不均匀,易产生裂纹。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铸坯微观组织发现,其表面为一定厚度的激冷层,内部为魏氏组织,对铸坯表面激冷层厚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铸坯窄面区域,激冷层厚度很薄或者不存在激冷层,内部的魏氏组织在应力作用下就容易导致开裂;先共析铁素体在铸坯窄面呈膜状分布的现象也比较明显,这些连续分布的软相也有利于裂纹的扩展;同时在铸坯外弧角部发现索氏体组织区域,很可能是由于结晶器锥度过大造成的,过大的结晶器锥度还会使铸坯所受摩擦力增大,在拉坯过程中出现表面横裂纹。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参考目前连铸结晶器锥度参数(1.1%-1.2%),制订了结晶器锥度分别为0.9%、1.0%和1.1%的三种不同工艺方案,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铸坯质量进行研究,对比发现,当结晶器锥度为1.0%时,铸坯激冷层厚度最大,铸坯组织也相对更加均匀;用维氏硬度计进行测量,其硬度数据分布也相对集中,组织过渡比较均匀;说明针对Q345钢连铸坯,当结晶器锥度为1.0%时,能够较好地补偿坯壳凝固收缩带来的气隙,保证铸坯表面传热良好。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该厂连铸过程中原结晶器锥度参数设置偏大,导致铸坯出现表面横裂纹,工艺改进后,结晶器锥度参数设置为1.0%时铸坯质量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介绍了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俄歇电子能谱仪的安装和调试;EMU50高分辨能谱仪的拆装调试工作以及He的非弹性X射线散射研究工作。   在第一章中,主
标准模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可以解释大多数对撞机上的实验测量结果,但某些实验现象却无法解释(例如中微子震荡、暗物质的本质等问题),而且它所预言的Higgs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简称ES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具备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潜力,具有多能性(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增殖)。最近的实验[Nature463,(2010)621]
量子纠缠近年来已受到物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双原子和双模腔场的相互作用系统,讨论了量子干涉以及腔场耦合作用对原子获得纠缠的影响。   首先,本文考察了量子
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表明,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是一以贯之的传统。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形成了丰富的党建思想。在社会前进中,时代环境和历史任务不断发生变化,党建思想也是与时俱
实现一维ZnO纳米阵列的图案化是构筑基于此的纳米器件的必然要求。与通常用的单一方法相比,将自下而上(Bottom-Up)的生长技术与自上而下(Top-Down)的图案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一维ZnO
学位
我们知道,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是目前为止能够描述强相互作用的最好理论。该理论预言,在极高的能量密度下,会产生一种由自由的夸克、反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夸
光致聚合物材料具有噪声小、不需要后湿化学处理、自显影、成型灵活性、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并易大规模大面积生产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被最先用来作海量存储的材料
量子信息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量子纠缠作为量子信息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如量子密码术,量子通讯,量子计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