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油微胶囊防腐剂在杨木中的固化规律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un200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相较化学木材防腐剂对环境更友好但稳定性欠佳。使用微胶囊化技术与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植物源木材防腐剂的药效及稳定性。本文使用杨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印楝种子作为原材料,通过优选后使用正己烷作为溶剂提取印楝油作为微胶囊的芯材,使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壁材,制备植物源木材微胶囊防腐剂。为了使木材中含有更多的防腐剂微囊,先使用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防腐剂预制剂浸渍木材,再进行程序升温使其在木材内部缩聚形成微胶囊结构。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下在木材内部微胶囊的固化情况。同时,对不同温度下处理的试样进行了耐腐朽实验并对试样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最后对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防腐剂进行了抗流失实验和抗紫外老化实验来进一步判断该种木材防腐剂的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比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防腐剂与印楝乙醇提取物制备的微胶囊防腐剂在木材中的分布和形貌。选择印楝油作为芯材。(2)采用常压浸渍法使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防腐剂预制剂进入杨木中。将处理材于20℃,40℃,50℃,60℃,70℃,80℃,90℃,100℃,110℃,120℃环境下程序升温。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木材内部成形微胶囊越多,且分布越均匀。但温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微胶囊会开始破坏,随着温度的升高破坏情况变得越发严重。当温度到达120℃时木材内部的微胶囊几乎全部被破坏。(3)对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预制剂不同条件下浸渍处理的杨木试样进行耐腐朽实验,并对试样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比印楝油的防腐性能更佳。壁材没有防腐效果,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的壁材与芯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这说明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的壁材保护了芯材,使得芯材的药效更持久。通过对不同温度处理的试样比较,显示防腐性能的优劣与微胶囊的形成状态有关。(4)对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木材防腐剂处理的试样进行抗流失实验和抗紫外老化实验。结果显示: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的抗流失性能和抗紫外老化性能均优于单纯的印楝油,且抗流失性与木材内部微胶囊的分布与形貌相关。这说明印楝油制备的微胶囊防腐剂的壁材的确可以保护芯材,减少了环境对芯材的影响,使其稳定性提高,达到药效的缓释。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其定义为在一年内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却无法自然受孕,大约影响到全世界13~15%的育龄夫妇,其病因可分为男性不孕和女性不孕。根据世界卫
干旱是限制作物产量的重要逆境之一,我国大部分麦区干旱发生频繁,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解析小麦抗旱分子机理并深入挖掘抗旱相关基因,对于改良小麦抗旱性、发展节水农业具
目的:偏突颌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牙颌面畸形,这种患者常表现为骨性Ⅲ类错(?)畸形、中线偏离、(?)平面倾斜等。通常需要在颌骨生长发育完成后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常规的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croRNA-155,miR-155)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足细胞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为肾小球疾病
《左传快评》是清初《左传》评点的古文选本,成书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作者刘继庄始末未详,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清初学者刘献廷。该书议论不随人后,发抉隐微,分析文法,具有较高理论价值。本文主要从评点学角度分析《左传快评》,论文结构上分为上、下编。上编是对《左传快评》的综合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左传快评》的作者及时代背景。关于作者问题,通过刘献廷生卒年和成书时间对比、刘献廷思想和《左传快评》主
目的:研究DERL1对人乳腺癌细胞ZR-75-1和MCF-7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DERL1在人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TCGA数据库中收集DERL1在人乳腺癌以及乳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DERL1在人乳
目的:探讨病人肝切除后发生腹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2018年共计63例病人肝切除病人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所有病人均采用ERAS模式进
目的:探讨邯郸地区成人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演变特点。方法:2002年5月—2017年4月就诊于我院肾内科行经皮肾穿刺术患者中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共1627例。回顾性分析15年来邯郸地区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分布特点及流行病学演变规律。结果:(1)邯郸地区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共1627例,男女比1.17:1,平均年龄(40.10±15.80)岁;(2)成人原发性肾小球
背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85-90%。同时,肝细胞肝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肝细胞肝癌由于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等特点,急需揭示其发病机制,提高对HCC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发现,许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而lncRNA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属芸香科植物,在中国被广泛种植。其突出特点是浓郁的香气。产生这种香气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性萜类化合物。香气作为花椒最重要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