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田鼠视锥细胞类型及辨色能力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ys68738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系统在哺乳动物的所有感觉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外界信息中有80%是通过视觉系统接收、感知和处理的。动物的各种生态习性,生理特性,生活习惯等都和视觉有密切联系。视觉包括光觉、色觉和形觉,视觉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颜色的分辨。视觉系统中的视蛋白分两种,一种是视杆细胞中的视蛋白,另一种是视锥细胞中的视蛋白。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性强,在暗环境中能引起视觉,主要感受弱光,无色觉功能。视锥细胞对光的敏感性弱,在较强光照下才能兴奋,但能分辨颜色,有色觉功能。由于不同的视锥视蛋白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所以动物看到的颜色由视锥细胞的类型决定。以往认为地下鼠由于很少受到光的刺激,所以它们的眼及视网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强烈退化,眼没有成像功能,不能区分颜色。生物的感觉器官是随着它的生活环境而不断适应进化的,不同的生活环境也会使动物的生理结构,感觉器官等有所差别,地下鼠虽然大都在黑暗洞道中生活,但他们的眼球,晶状体,视网膜等结构是有区别的,这些都是地下鼠长期适应不同的洞道结构及黑暗环境等产生的适应性进化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发现,隐鼠脑区一些核团在接受光刺激后,C-FOS蛋白强烈表达,这说明隐鼠有视觉感知能力。对一些地穴生活的哺乳动物进行研究发现,视锥细胞的类型在这些物种中差别很大,隐鼠为典型的二色视者,有大量S-视锥细胞,仅有少量的L-视锥细胞;鼹形鼠为单色视者,仅有L-视锥细胞,没有S-视锥细胞。一些学者认为某些动物的辨色能力和它们对有色植物的取食行为有关,但最近研究发现,植物花等的进化远远落后于色觉的进化。生活在地下黑暗环境中的哺乳动物,它们的视觉系统是不灵敏的,有些甚至严重退化,它们寻找食物时植物的颜色对它们没有多大影响。所以,研究地下鼠是否能够对不同波长进行区分,可以进一步了解地下鼠的视觉功能,也可以补充生物适应性进化与视觉的关系,还能分析黑暗环境对地下鼠生理特性等的影响。棕色田鼠亦称北方田鼠,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以及河南等地,以夜行为主,有较为严格的地下洞道生活习性,视觉器官与许多地下鼠一样,也发生了相应退化。关于棕色田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特点、生理特性、生态习性和遗传特征等方面,对其感光细胞及辨色能力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运用免疫荧光技术和行为学研究方法,对棕色田鼠视锥细胞的类型及辨色能力进行研究,探讨棕色田鼠面对不同波长的光,是否有辨别能力,得到如下结果:棕色田鼠存在两种视锥细胞,较多的S-视锥细胞和较少的L-视锥细胞。S-视锥细胞平均密度为19682±1710/mm2,L-视锥细胞平均密度为13869±3424/mm2,且这两类视锥细胞在视网膜不同区域的分布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密集区或分散区。棕色田鼠为典型的二色视者,视网膜中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使其可以感受不同颜色的光,它的二色视觉与它的生态习性是相适应的。在红光和蓝光条件下,棕色田鼠的行为反应有明显差异。不同波长的光照对棕色田鼠嗅底物、跑动、挖掘、探视和修饰行为影响很大,对进食行为没有影响。棕色田鼠在蓝光下比较安静,在红光下相对活跃。这与其大部分时间在地下黑暗环境中生活的习性相适应。总之,本研究表明:棕色田鼠虽然长期营地下生活,但是视器结构没有退化,有可以感光的细胞,对外界的光线等刺激有反应,所以能够适应短时间的地面活动。棕色田鼠两种类型的视锥细胞,使其具备了二色视觉的条件,且对不同波长的光能够进行区分。棕色田鼠对不同波长光的行为反应差异极其显著,但这些光学信息是否传入到大脑,在大脑中进行整合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棕色田鼠是否具有成像功能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针对自动扶梯运行过程中梯级滚轮与驱动链轮的啮合冲击,根据链传动运动学原理,在RecurDyn里建立了自动扶梯梯级链传动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对梯级滚轮与主驱动轮齿啮合瞬间的冲击载荷规律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实验测量啮合过程中滚轮的最大接触应力,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2021年10月16日至17日,第一届"法大犯罪治理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被害人学专业委员会、《犯罪研究》杂志编辑部主办,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犯罪治理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合规研究中心承办。由中国犯罪学学会、中国犯罪学学会被害人学专业委员会、《犯罪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刑事法判解研究中心、重庆
期刊
本文利用数学归纳法研究了三角代数上零点处的高阶Lie可导映射和幂等元处的高阶Lie可导映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常用到的一些符号,概念以及一些熟知的结论.第二章研究了三角代数上零点处的高阶Lie可导映射的结构,证明了三角代数在零点处的高阶Lie可导映射是高阶导子与中心值映射之和.第三章探讨了三角代数上幂等元处的高阶Lie可导映射,得到三角代数在幂等元处的高阶Lie可导映射是高阶导子与中心
生物膜是主要由脂类、糖类和蛋白质构成的超分子体系,对生物细胞能量转换、物质运送、信息识别与传递等生命过程即为重要。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特性不仅具有生物学意义,也为某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而体外模拟生物膜是研究膜上脂与脂相互作用、脂与膜蛋白相互作用以及膜的结构与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两方面内容:(1)三元混合脂单层热力学特性:在室温下,不同比例的胆固醇与三种比例的磷脂酰胆碱/磷
量子纠缠和量子克隆是量子信息学中的两大重要概念,对纠缠态的刻画与判定及对量子克隆机的寻求是科学家关注的最具有挑战性的两个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可检测纠缠态的正但不完全正映射和n维量子系统中纯态的量子克隆机,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量子信息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了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给出了本文涉及到的量子信息中的一些定义和性质定理.第二章,研究了最优的正但不完全正映射(ONCPM)和最优的不可分解正但
从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至今已有26年,在这些年中,人们在高温超导材料的块材、带材以及薄膜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在REBCO超导块材系列中,由于GdBCO超导体具有较高的临界温度、较大的无阻载流能力和较强的磁通捕获能力,使得其在超导磁悬浮列车、磁悬浮轴承、强磁场永久磁体、超导储能飞轮和超导电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高温超导块材正在逐渐向实用化阶段迈进,因此简单灵活的制备方法、低廉
秦岭-大巴山地区是最重要的中国动物区系分界,它由秦岭山、大巴山、汉江河谷组成的,划分了东洋界和古北界。秦岭山脉坐落在暖温带气候区,其南坡是亚热带气候,是中国最多样化的栖息地之一。这一区域与青藏高原及陕西高原相连接,易于与北部高原进行物种交流。汉江和丹江流入长江顺流而下进入中国南部,使得南部物种有机会进入秦岭大巴山脉区域。所有这些证据显示秦岭大巴山脉在中国动物区系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渡带,融合了南部
本文研究如下带Ivlev型反应项的n维反应扩散系统边界条件为针对上述反应扩散模型的平衡态系统,研究以下问题:共存解的存在性、稳定性,系统的长时行为,及参数对正解个数和存在域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如下:在第一章,我们研究平衡态系统的全局分歧和系统的渐近行为.首先,利用最大值原理和特征值理论获得了共存解的先验估计.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动点指数理论和分歧理论证明了共存解的局部分支可延拓为全局分支,所得结果表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碳排放量依旧不断增长,对此我国也正积极寻求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为改善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我国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吸附二氧化碳的“主力军”,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探讨未来的城市景观设计该往何处发展,力争用城市景观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
现阶段,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各行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也加强了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有效开展该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合理改进。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相关企业更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情况,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求,引进先进的管理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