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凝血反应。多种病理条件,如遗传因素、肿瘤放化疗后、药物反应、失血等,均可能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降低。此时输注血小板是缓解症状和挽救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临床血小板输注常常引发多种输血反应,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这是临床血小板输注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也是目前输血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针对血小板输注无效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目前认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复杂,主要归为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两大类。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是由于受血者血浆中存在抗供血者血小板的抗体,引起抗原抗体反应,进而杀伤供血者血小板。非免疫因素包括感染、发热、败血症、DIC等。此外,血小板在采集、离心、储存等多个环节均可由于条件不当而被“激活”,造成“储存损伤”影响血小板质量,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在保存过程中被激活产生了何种物质,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引起的输注无效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由于对其作用机制一直缺乏深入了解,所以由储存损伤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目前仍然没有好的解决方法。有研究揭示,在保存过程中,活化的血小板代谢产生的磷脂类代谢产物1-磷酸鞘氨醇(S1P)和溶血磷脂酸(LPA)对血小板的功能施加了某种影响。LPA和S1P作用于同一类细胞膜受体,即由内皮分化基因编码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endothelial differentiation genes,Edgs),引发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反应。目前共发现8个Edgs受体家族成员,是S1P、LPA的特异性受体。根据此理论基础,本研究将对血小板在保存过程中代谢产生的S1P、LPA进行检测,观察其产生规律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进而利用受体拮抗剂阻断其影响,观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本研究的第一部份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小板代谢所产生的两种磷脂类代谢产物S1P、LPA,并观察其代谢规律。结果显示: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S1P、LPA的含量持续增加。对保存5天的血小板悬液连续监测,S1P的含量分别为:1.38±0.17、2.07±0.25、2.78±0.31、3.53±0.28、4.56±0.46(μmol/L)。LPA的含量分别为:1.74±0.36、2.34±0.60、3.01±0.47、4.11±0.46、4.81±0.43(μmol/L)。在第二部分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S1P、LPA,观察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对保存5天的血小板生理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组间,血小板计数、pH值、血小板代谢产物乳酸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血小板体外聚集率随加入的S1P、LP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率也随之升高,凋亡程度增加,电镜下血小板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实验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第三部分中,利用受体拮抗剂百日咳毒素(PTX)阻断S1P、LPA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的结合,观察血小板的功能改变。结果显示:血小板理化性质包括血小板计数、pH值、乳酸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血小板体外聚集及活化程度、凋亡等功能有所恢复。实验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电镜下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血小板在保存期间, S1P、LPA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性S1P、LPA可导致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下降、活化、凋亡程度的增加,说明S1P、LPA是引起体外保存的血小板功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文献报道S1P、LPA通过血小板表面G蛋白耦联受体的介导,影响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而PTX能阻断其与受体的结合。本研究通过加入受体拮抗剂PTX阻断S1P、LPA与受体的结合,从而改善了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活化,并抑制了凋亡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了血小板代谢产物S1P、LPA是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影响其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血小板在保存期间功能改变的分子机制,研发改善血小板保存的方法和试剂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