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对叶片和果实形态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cula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世界著名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原产地中海地区,现已有40多个国家引种栽植,利用其鲜果冷榨的橄榄油是天然优质食用植物油,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成分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我国油橄榄引种历时50余年,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50万亩,尤以甘肃、云南和四川发展规模最大,然而,由于我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与原产地不同,相近气候和土壤因子的差异影响了油橄榄的正常生长发育。针对我国油橄榄产区环境特点开展栽培技术和品种选育等研究,提高油橄榄产量和质量,对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发现油橄榄野生近缘种尖叶木樨榄(O.cuspidata Wall.)及其与油橄榄的杂交子代具有优良的抗逆性和抗病性以及对酸性红壤的适应性,且其果实也具有优良特性,可作为优良砧木遗传资源。本研究前期在云南丽江油橄榄园的田间试验发现,油橄榄野生种杂交选育砧木良种‘田园1号’嫁接油橄榄良种‘阿波桑娜’后的树高、地径和冠幅分别增大38%、36%和78%,产量增加为原来的4.5倍,拟利用该嫁接组合进行大规模建园。因此,本研究以砧木品种‘田园1号’和‘阿波桑娜’及其嫁接树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和果实形态特征、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营养元素吸收情况以及果实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及生理性状相关性分析,探究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对叶片和果实形态及生理性状的影响,揭示‘田园1号’的砧木特性和栽培价值,为该嫁接组合的应用推广和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阿波桑娜’未嫁接树相比,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未影响叶片和果实的形状、对称性等表型质量性状及果实成熟度,且叶片表型数量性状(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周长)和果肉率亦无显著差异,但果实和果核表型数量性状(果实纵径和横径、果核纵径和横径、单果重和单核重)均显著减小,其中,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以及单果重分别减小6%、3%和11%,果核纵径、果核横径和单核重分别减小3%、3%和13%;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亦显著减小,二者分别减小7%和15%。(2)与‘阿波桑娜’未嫁接树相比,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总叶绿素(Chlt)和叶绿素a(Chla)含量分别增加14%和13%,增强了对强光的吸收能力;其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亦显著不同,其中,氮(N)、钙(Ca)、镁(Mg)和锰(Mn)元素含量分别增加7%、69%、23%和45%,钾(K)和锌(Zn)含量分别减少12%和23%,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未改变其叶片中硼(B)元素缺乏情况。(3)不同采收时期的‘阿波桑娜’嫁接树与未嫁接树的果实脂肪酸含量及比值均存在显著差异。与8月下旬采收果实相比,9月下旬采收果实的棕榈油酸(C16:1)、亚油酸(C18:2)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显著增加,‘阿波桑娜’未嫁接树分别增加33%、51%和40%,嫁接树分别增加35%、44%和34%;油酸(C18:1)、花生酸(C20: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和MUFA/PUFA值均明显降低,‘阿波桑娜’未嫁接树分别减少5%、12%、4%和31%,嫁接树分别减少5%、11%、4%和29%,均存在显著差异。与‘阿波桑娜’未嫁接树相比,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未影响果实中脂肪酸含量和比值,包括12种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MUFA、PUFA的含量以及UFA/SFA值、MUFA/PUFA值。(4)叶片叶绿素(Chlb)与N元素和Ca元素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58),果实主要脂肪酸与叶片光合色素和营养元素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各营养元素含量间以及各脂肪酸成分含量间存在较强相关性。综上所述,油橄榄野生种杂交选育的砧木品种‘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和叶片营养元素(N、Ca、Mg、Mn)含量,但未显著改变叶片和果实的表型质量性状,亦未显著影响叶片B含量,也未对果实成熟度和脂肪酸含量产生负面影响,且基于田间调查结果,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在表型性状、生理特性以及产量和生长特性上表现出砧穗组合的亲和性,明确了该砧穗组合在生产上的应用性和可行性,为‘田园1号’砧木品种和该嫁接组合的应用推广及丰产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油橄榄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杨树是我国速生人工林的主要树种,在我国得到广泛种植。杨树具有速生丰产,纤维优良,密度、硬度和力学强度较小,稳定性差的特点,随着木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加工改良后可应用于家具、地板及室内装饰木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中。对于近年来新培育的杨树无性系的材质特性未有系统研究,而探究新无性系杨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并揭示影响其宏观力学性质的微观结构因子,对木材高效加工利用及无性系林木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
学位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开始注重提高生活品质,对居住环境、尤其是室内声学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木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可再生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装修和家具制造等领域。为了改善室内的声学环境,需要使用一定的木质吸声材料。然而,天然木材的吸声性能普遍较差,不适合作为吸声材料。本研究采用微波处理可有效提升木材的吸声性能,为木材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以辐射松(Pinus
学位
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的计算关系到诸多林业和生态问题,是研究森林碳储量、森林生产力、森林生态系统物质流动与能量循环重要的数据源。建立生长模型是定量化表征蓄积量与生物量的途径之一,不需要重复调查可对未来森林生长状况进行预测,具有快速、经济和可靠的特点。为建立广东省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生长方程,本研究以广东省马尾松、湿地松、杉木、栎类、楠木、木荷、其他硬阔类、相思和其他软阔类9个树种的358块样地为研究对象
学位
竹子生长快、成材早、适应性强、产量高、易栽种、分布范围广、易加工,是极具潜力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由于没有形成层、富含次生代谢物,竹类植物的再生体系建立是植物学研究当中的难点,目前仅有少量的竹种建立了完整的再生体系,导致其遗传改良受到极大的限制。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竹种,生长极其迅速,是我国南部热区丛生竹的典型代表。Expansin作为一种细胞壁松弛蛋
学位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共涉及11个省和直辖市,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上个世纪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森林的大面积破坏,森林质量低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展了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林业生态工程,以此来推动长江流域的绿化事业和生态修复。过去的40年,这些举
学位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一种分布广泛,并具有高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落叶阔叶树种。其苗木繁殖主要依靠播种,种子质量决定了苗木的质量。然而,栓皮栎种子是典型的顽拗性种子。与正常性种子不同,干燥后在低温环境中贮藏的常规方法会使顽拗性种子迅速失去活力,进而死亡。顽拗性种子脱水敏感性是一种由多基因共同响应的功能特征,解析其调控机制,对种子贮藏和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栓皮
学位
本文利用树木年代学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刺槐全材(Ringwood,RW)、早材(Earlywood,EW)和晚材(Latewood,LW)年轮宽度年表,根据轮宽数据获得研究区刺槐胸高断面积增量(Basal area increment,BAI)和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数据,分析树轮δ13C值计算刺槐年际间内在水分利用效率(Intrinsic water
学位
人造板及其制品是室内装饰装修的主要材料之一,在使用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VOCs浓度是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人造板及其制品的VOCs评价与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析了辐射松、青杨以及人造板中的VOCs成分,针对木材和人造板的VOCs释放问题,对木材、人造板以及人造板书柜进行了热处理、氧化处理以及封闭处
学位
该文从软钎焊IMC形成机理出发,以电子装联焊接过程中形成的合金层(IMC)厚度为判定依据,梳理了各类焊接缺陷。通过机理分析和对照标准,给出了各类缺陷的定义、成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列举了避免与减少缺陷的工艺措施。
期刊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新环保政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建筑将在我国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由于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我国有着震区重建、加固改造的需求,抗震型木框架剪力墙的应用和推广有着很好的前景。现代梁柱式木框架剪力墙作为起源于中国并在日本趋于成熟的一种结构体系,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渊源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抵抗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的主要水平抗力构件,对其抗侧性能的研究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主要研究梁柱式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