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31高表达对小鼠脊髓损伤后脊髓水肿和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raner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miRNA-31高表达对于小鼠在脊髓损伤后的脊髓水肿方面,是否能起到促进改善的作用,以期为SCI后的脊髓水肿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方法:(1)使用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并进行体外PCR反应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miRNA-31高表达转基因小鼠是否阳性表达进行鉴定,将阳性小鼠用于后续实验,并与野生型FVB小鼠形成对照。(2)将miRNA-31转基因阳性小鼠和野生型FVB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和脊髓损伤组。对正常组小鼠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假手术组小鼠通过手术操作仅打开椎板,暴露出目标位置脊髓,不进行脊髓损伤操作;脊髓损伤组小鼠通过手术操作打开椎板,暴露出目标位置脊髓,并使用脊髓损伤打击仪对脊髓进行打击;其中对于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小鼠,又可分为术后1、3、7、14、21天组。对每组小鼠进行脊髓组织含水量测定,观察其含水量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开展后续实验。(3)根据脊髓含水量变化,选取miRNA-31转基因阳性小鼠和FVB小鼠正常组以及SCI组术后1、3、7、14天组进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目的蛋白AQP-4表达水平,并通过Evans Blue染液检测小鼠的血脊髓屏障通透性,观察AQP-4蛋白表达水平和血脊髓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选取的75只miRNA-31转基因小鼠中,经鉴定,有70只小鼠为转基因阳性小鼠,阳性率到93.3%,可用于开展后续实验。(2)通过检测脊髓含水量,发现miRNA-31小鼠和FVB小鼠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脊髓含水量一致,无差异。脊髓损伤后1天含水量最高,对于miRNA-31小鼠,脊髓损伤后1、3天的脊髓含水量多于正常组的含水量(P<0.05),脊髓损伤后7、14、21天的含水量少于损伤后1天的含水量(P<0.05),与正常含水量相比无差异。对于FVB小鼠,脊髓损伤后1、3、7天的脊髓含水量多于正常组的含水量(P<0.05),脊髓损伤后14、21天的含水量少于损伤后1天的含水量(P<0.05),与正常含水量相比无差异。(3)通过Western Blot发现脊髓损伤后1天,AQP-4蛋白水平均升高,术后3、7、14天,均降低,并且在术后3、7天时,miRNA-31小鼠比FVB小鼠的AQP-4蛋白水平下降更多(P<0.05)。通过Evans Blue染液对血脊髓屏障通透性检测,发现对于miRNA-31小鼠和FVB小鼠,在正常组当中,其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均低,为正常水平,在脊髓损伤后1、3天,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均有所增加,对于miRNA-31小鼠,能够在脊髓损伤后7天时,使血脊髓屏障通透性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而FVB小鼠在脊髓损伤后7天时,其血脊髓屏障通透性与正常水平相比还较高,要在脊髓损伤后14天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1)本次鉴定miRNA-31小鼠的阳性率达到93.3%,阳性率较高,鉴定出来的miRNA-31小鼠可用于开展后续实验。(2)miRNA-31高表达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脊髓含水量下降,减轻脊髓水肿。在脊髓损伤后21天时,脊髓水肿基本消失,脊髓含水量与正常时的含水量基本一致。(3)miRNA-31高表达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后恢复期AQP-4蛋白水平的下降,同时促进血脊髓屏障通透性的降低,两者可能共同促进了脊髓损伤后脊髓含水量的减少,促进脊髓水肿减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99Tcm-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结合双血浆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成人单侧肾积水介入治疗分肾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证实,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成人单侧上尿路梗阻性肾积水患者79例,均行介入手术解除梗阻。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均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得到双肾肾图及Gates′法测定GFR(记为gGFR),同时行双血浆法测定GFR(记为dG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人民医院首次进入血液透析(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进行病例分析,总结此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以及透析时机变化,旨在了解ESRD患者透析治疗现状及问题,为确定合适的透析时机提供参考,加强患者病情诊治及管理。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成年患者513例纳入研究病例。记录其一般资料、基础肾脏病、实验
目的:1.探讨血清Chemerin、Cys-C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糖脂代谢等各项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监测和诊断提供依据。2.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Chemerin、Cys-C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Chemerin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机制,为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按照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筛选出201
目的: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成人患病率超过10%。肾脏纤维化是多种肾损伤后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共同通路,目前缺乏有效延缓和治疗的措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会加速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脏病进展。我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尼古丁介导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近年来研究发现尼古丁通过α7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参与CKD进展。
目的: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预后的相关性,同时筛查其他影响MN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评估疾病预后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白求恩医院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MN且符合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诊断标准的107例患者。收集患者性
津沽大学初名为天津工商大学,系河北献县教区耶稣会于1921年创办于天津。1933年8月,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时易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10月,改建为大学,定名为私立津沽大学。1951年9月,津沽大学改为公立。1952年8月,随全国高校院系结构调整,津沽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商学院并入南开大学,以津沽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校址组成天津师范学
期刊
目的:明确miRNA-21和miRNA-192在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DKD患者血肌酐、UACR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miRNA-21和miRNA-192在DK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及内分泌科就诊的单纯DM及DKD患者51例作为实验组,其
目的:1)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理论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DN,diabetic nephropathy)肠道菌群的分布特征;2)寻找能够早期预测DN的新型生物标记物;3)探讨该标记物与DN之间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1)收集20例DN患者和20例健康人(Control)的粪便标本,统计各组人群的血生化及尿液分析等各项临床指标数据;2)提取各组的粪便DNA,选择合适的建库方案建库,基于I
目的:1,在体验证miR-1小核酸药物是否能通过关节腔注射的方式去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2,通过在体实验,验证miR-1小核酸药物是否能调节COL2、COL10、MMP13基因的表达,并抑制Ihh及其下游基因SMO、Gli1、Gli2、Gli3的表达,进而减弱骨关节炎的进展。方法:1,在体验证miR-1小核酸药物是否能通过关节腔注射的方式去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1)8周龄SD大鼠(n=24),通过右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在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的分布对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住院的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