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中亚热带地区四种典型森林类型:杉木林、湿地松、毛竹林人工林和次生阔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森林类型对土壤碳库的大小、有机碳活性组分、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中亚热带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并初步探讨了林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及其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中亚热带杉木、湿地松、毛竹和次生林四种森林类型100cm剖面(分四层:0-10cm、10-30cm、30~60cm、60~10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呈下降趋势,四种森林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在0-30cm土层有显著差异,依次为次生林>杉木林>毛竹林>湿地松(p<0.05),30cm以下土层间差异不显著。各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表现为杉木、湿地松和次生林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呈降低,毛竹林则随土层下降而上升。在0-30cm土层,四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依次为次生林、杉木林、毛竹林和湿地松,杉木林和次生林之间无显著异,但都分别和毛竹林、湿地松呈显著差异;0-100cm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大小为杉木林>次生林>毛竹林>湿地松。2.研究了四种森林类型下0~30cm土层活性有机碳库(包括活跃库和慢变库)分布特征。活跃碳库组分的结果表明:在四种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和总有机碳分布一致,均表现为次生林>杉木林>湿地松>毛竹林,但各森林类型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比例大小反映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强弱,各活性指标分配比例大小为毛竹林>湿地松>次生林>杉木林,这说明表层土壤活跃碳库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杉木林>次生林>湿地松>毛竹林。慢变碳库组分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间0-30cm土层轻组有机碳含量依次为,毛竹林>杉木林>湿地松>次生林。0-30cm土层,次生林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高于其他三种人工林,极显著高于湿地松和毛竹林(p<0.01);各森林类型土壤颗粒有机碳在同一土层之间均表现为:次生林>杉木林>湿地松>毛竹林,但在0~10cm土层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10-30土层则无显著差异。各森林类型间,0~30cm土层的土壤颗粒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以次生林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人工林(p<0.01),杉木林显著高于湿地松和毛竹林,湿地松和毛竹林之间无显著差异。轻组和颗粒有机碳之间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颗粒有机碳相对于轻组有机碳,更能作为表征森林土壤中慢变碳库的指标。3.用湿筛法将土壤样品分离成>5mm、2~5mm、1~2mm、0.5~1mm和0.25~0.5mm五个级别。四种森林类型之间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百分含量在>5mm和2~5mm处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次生林>杉木林>湿地松>毛竹林;在1~2mm、0.5-1mm和0.25~0.5mm粒级,各森林类型之间差异不明显。说明森林类型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影响主要集中在>5mm和2~5mm粒级。在0~100cm土壤剖面,各森林类型>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依次为次生林>杉木林>毛竹林>湿地松。各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为次生林>杉木林>湿地松>毛竹林,说明四种森林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次生林最高,杉木林次之,湿地松和毛竹林最低。各森林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粒径减小而增加,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差异主要集中在0~10cm,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从大到小依次是次生林、杉木林、湿地松和毛竹林。与总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表明,0.25~2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对总有机碳的贡献最大,较大粒径团聚体(>2mm)中有机碳稳定性差,易参与土壤有机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