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意愿实证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显著提高,猪肉的消费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从以往仅是要求数量上的满足逐渐朝着质量要求上转变。但是,消费者对市场上的猪肉安全的信任状况一直以来都存在疑问,尤其是食品问题的发生更加强化了消费者的怀疑。例如:“肯德基苏丹红”、“瘦肉精中毒”、“三聚氰胺毒奶粉”等质量安全问题爆发,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信任忧虑在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不信任往往是由于市场上经常出现的或是自己亲身经历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消费者心理留下了阴影。如何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成了政府和各学界关注的焦点。而可追溯系统正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出来的,可追溯系统被认为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工具之一,也是构建消费者信任的主要措·施之一。已有研究指出信任程度越多越可以促进购买频率,但是对于已经实施了可追溯系统后,消费者对其的信任程度如何?感知风险程度又如何?能否减少人们对其信息不对称感知程度呢?最终促使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消费频率的提高等系列问题有待深入探讨。良好的食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促进消费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探讨信任视角下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出来,有关可追溯猪肉购买意愿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认识、个体特征、偏好等几个视角方面。而基于消费者信任的研究几乎没有或很少,国内学者刘增金、乔娟(2016)对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了研究。为此,本文把信息不对称、认知和感知风险作为前驱因素,信任作为中间因素,购买意愿作为因因素,构建了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意愿—基于信任的理论模型图,探究相关因素之间具有怎样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信息不对称、认知、感知风险、信任与购买意愿之间的路径大小和显著与否;应用系数乘机法(Bootstrap)探讨信任作为中间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感知程度对购买意愿有着为负向效应,但是不显著;而信息不对称感知程度对信任有着负向显著效应,认识对信任、购买意愿都有着正向显著效应,感知风险对信任、购买意愿都有着具有负向显著关系,信任对购买意愿有着正向显著效应。信息不对称感知程度对购买意愿的关系中信任不存在传导效应,而认知与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关系中信任都存在传导效应。最后,本文在描述性统计和实证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结论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且从政府和企业等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法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人地学原理》是本世纪初出版的一部人文地理学名著.1935年李旭旦、任美锷先生将其译为中文由钟山书局出版.胡焕庸教授早年留学法国,得识于白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组合成的碳氢化合物,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处于平衡降解中。由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排放使这个平衡被打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诸多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其核心是交通管理与控制。车路协同技术和信号控制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和交通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路协同背景下,信号控制的数据获取有了新的变化,其可以准确、实时、海量地获取交通信息。本文紧跟学术前沿,研究车路协同下信号控制方法,减少交通拥堵与延误,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并建立车路协同仿真平台,对算法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9月本院共收治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文献和临床回顾性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SLE疾病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将网络分析结果同现行标准进行比较,为SLE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1、文献系统评价: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搜索CNKI、VIP、Wan Fang Data以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SLE的文献,筛选出合
期刊
从循证医学角度论述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的概念和相关术语,循证药学及循证医学干预措施证据分级体系,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的方法以及因果推断的原则、方法和确定性强度。
随着激光二极管的发展,探索新颖的适合LD泵浦的全固态激光晶体成为激光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 Tm3+:Ca9La(VO4)7晶体的生长、结构表征以及光谱性能。通过提拉
<正>2008年的奥运会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为了给奥运会营造安全、稳定、高效的银行卡支付环境,人民银行、银联和各入网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