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tk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短缺和碳排放是世界各国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转化装置,在降低碳排放和缓解能源危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PEMFCs拥有高能量密度、运转安静、可快速冷启动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船舶、航空航天、军工设备等领域。质子交换膜(PEM)是PEMFCs内部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具有传导质子和分隔反应气体的双重功能。因此,PEM的各种理化性质对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目前,商品化的PEMFCs中最常用的质子交换膜由美国戈尔和杜邦公司生产。质子交换膜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高端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技术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基于国产全氟磺酸树脂(PFSA)的高性能质子交换膜制备技术亟待发展。目前基于PFSA的PEM虽然具有良好的质子传导率和机械强度,但高温低湿下的质子传导率急剧下降,干湿循环下的寿命衰减以及高制备成本,严重降低了燃料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因此,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性能、寿命和成本是制约PEMFCs大规模商业化的三个关键挑战。同时,虽然国内外对全氟磺酸树脂这个传统材料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其成膜技术也相对成熟,但是国内企业在质子交换膜量产和下游应用方面与国外相比依然差距很大。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以国产全氟磺酸膜为基础,对纯PFSA膜分别进行无机改性增强以提高其在低湿下的质子传导率,有机改性增强以提高其低厚度时的机械强度,无机-有机复合改性增强以提高其长期循环下的机械/化学耐久性。本课题重点研究了质子交换膜量产化技术并成功将不同特性的质子交换膜应用到不同的技术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国产全氟磺酸树脂粉末为原料,探究了六种溶剂对其溶解性能及热处理温度对成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溶剂的Hansen溶解度参数与PFSA侧链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的相互作用半径Ra较小时,有利于PFSA树脂的溶解,并以此发现二甲基亚砜溶剂对PFSA拥有最高的溶解度。同时,由于PFSA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中具有非常高的主链迁移率,采用NMP溶剂制备的PFSA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和机械性能。另外,对PFSA膜进行热退火是制备高性能PEM必要的工艺步骤之一,因为它可以显著提高膜的结晶度,进而增强其机械性能和稳定性。最后,成功将基于该工艺生产的质子交换膜应用在富氢水杯和富氢水机等下游产品领域。(2)利用碱性离子交换法制备了含有Cd空位的、高质子传导率的插层化合物Cd0.85PS3Li0.15H0.15(Cd PSLi H),并将其超声分散于PFSA溶液中,最后通过简单的溶液流延法制备出不同比例的Cd0.85PS3Li0.15H0.15/PFSA复合膜。Cd0.85PS3Li0.15H0.15显著提高了PFSA膜的物理性能,3 wt%Cd0.85PS3Li0.15H0.15/PFSA的复合膜的机械强度高达24 MPa,膜的吸水率在室温下达到30%,平面方向溶胀率低至5%。由于插层化合物Cd0.85PS3Li0.15H0.15具有丰富的质子供体中心,在将Cd0.85PS3Li0.15H0.15引入到PFSA内后,复合膜在不同湿度下均表现出优异的质子传导率。将复合膜应用于燃料电池时,在80°C@100%RH、80°C@30%RH和110°C@10%RH三种条件下,燃料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分别达到1.51、1.23、0.27 W cm-2。(3)选择了五种分子量的商业聚偏氟乙烯(PVDF)粉末,基于这五种PVDF,制备了多种类型的PVDF/PFSA共混膜,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PVDF对PFSA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更多长链分子的高分子量PVDF可以提高PVDF与PFSA之间的粘结强度,显著提高共混膜的机械强度。即使膜厚低至15μm,25 wt%PVDF5130-PFSA(Mw=1100000 g mol-1)的拉伸强度仍然达到33.5MPa,比纯PFSA膜高200%,比Nafion 211(厚度=25μm)高60%。基于25 wt%PVDF5130-PFSA膜的H2/O2燃料电池功率密度为1.17 W cm-2,与基于Nafion 211膜的功率密度(1.13 W cm-2)相当。当该复合膜应用于甲醇燃料电池时,在10 M甲醇浓度下,甲醇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为51 m W cm-2。(4)使用一种自然界中含量丰富、无毒、抗氧化的界面改性剂单宁酸(TA)制备机械/化学耐久性增强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利用TA超强的粘附性对疏水的e PTFE进行亲水改性,得到了润湿性显著增强的TA包覆的e PTFE多孔基膜(TA-e PTFE)。改性后的e PTFE与PFSA的粘合强度显著提高,使复合膜具较高的填充度和机械强度。进一步地,利用TA表面酚羟基的氧化还原特性,合成了TA包覆的Zr O2(TA@Zr O2)纳米颗粒。并将其添加到PFSA基体中,形成了TA@Zr O2/e PTFE增强复合膜。TA修饰提高了Zr O2与PFSA聚合物的结合强度,同时增强了质子传导和抗氧化性。芬顿实验表明TA@Zr O2/e PTFE增强膜具有良好的化学耐久性,72小时芬顿反应后质量损失仅有13.5%,比未改性的e PTFE/PFSA和Gore-Select膜分别低23%和12%。加速耐久性测试显示TA@Zr O2/e PTFE增强膜在干/湿循环5500圈后仍在0.55 V输出1.3 A cm-2电流密度,高于相同条件下的Gore-Select膜(1.21 A cm-2)。最后,当100片复合膜应用到PEMFC电池系统时,电池系统额定输出功率达到10 k W@530 m A cm-2,各单片电压波动小,一致性好。
其他文献
刑法解释方法是解释主体对刑法文本进行阐释和说理所采用的可行路径和论证理由,也是限制解释主体随意性的思维规范。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刑法解释方法受到了学术界的格外重视和青睐。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刑法解释方法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司法裁判中,法官运用刑法解释方法进行论证说理也已然成为常态。但是,法官对刑法解释方法的运用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解释同一问题时,或者不同的法官选择不同的刑法解
化学能量的持续输入与消耗为生命系统提供动力,使它们能够产生功能性超分子结构并表现出许多特殊的功能性。非平衡态下的超分子自组装结构需要不断的输入和耗散能量才能持续存在,一旦能量耗尽,自组装结构自发地降解并回到热力学平衡状态,这种由燃料驱动的瞬态自组装被称为耗散自组装。现代科学的一个目标是了解简单的化学混合物如何从非生命成分过渡到真正的生命系统,以及产生新的类似生命的材料和机器。因此受自然界中化学燃料
光电探测器是通过对光信号的强弱变化进行探测,并以电信号形式输出的光电子器件,被广泛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包括光学通信、安全监控、物体检测、目标追踪等。随着对光电探测器小型化、片上集成化以及高性能等要求的提高,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被认为是研发新一代光电子器件极具潜力的材料。石墨烯拥有高载流子迁移率、零带隙能带结构、低载流子密度、以及物理柔韧性等独特性质,因此其对超快、宽波段和性
高尔夫球场是高尔夫运动的主要承载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尔夫运动发展和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有着积极作用。长久以来,因土地和水资源保护等问题,我国高尔夫球场发展受政策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高尔夫球场建造运营乱象丛生。深入了解我国高尔夫球场占地规模、空间分布、景观格局及历史演变,对于我国高尔夫球场相关政策的落实,科学有效的监测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国标准高尔夫球场为研究
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603004)“千米深井巷道围岩改性关键材料与技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2068)“地应力约束下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的基础研究”,重点开展了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Ultrafine Sulfoaluminate Cement Based Grouting Materials,简称 USCGM)水化硬化规律、水化产物形成规律、放热行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水稻耕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即实现了从对劳动力高度依赖的精耕细作到抛秧、直播及机械化等轻简栽培方式的转变。与之相伴的是除草剂的普遍施用以解决更加严重的杂草危害问题。杂交水稻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首选技术,但因现行种子生产技术制种要求与成本高,制约了其在国内外的进一步发展。培育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品系,可以减轻除草剂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解决杂交稻种子高成本
铁磁性套管因具有造价低、可靠性高等特点而广泛用于井下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井下套管处于高温高压环境,经过油气常年的冲刷和腐蚀,套管容易发生变形、扭曲,甚至出现破损从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有必要对在役油气井套管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无损检测方法因不对被测试件造成二次伤害而大量应用于工业设备的检测中,其中涡流检测技术具有无需耦合剂、不接触被测试件等特性,在上世纪60年代便应用于井下套管的检测中
道路信息获取在环境、经济、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应急救灾领域中,面对复杂地形、恶劣天气的情况,实时快速掌握道路的基本信息和道路周边状况更是尤为重要。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可机载或星载的微波成像雷达,因其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的能力,自发明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遥感和测绘。随着SAR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质量高分辨率SAR影像的获取已不
空间交会对接是航天器长期在轨运行期间不可缺少的操作,是载人航天活动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空间对接机构是实现空间飞行器的在轨机械连接、建立空间飞行器之间的联系、保证空间飞行器安全分离的系统。由于具有寿命长、成本低以及精度高等优点,模块化空间对接机构被应用于各种在轨装配服务与卫星回收捕获等领域,与传统对接机构相比,模块化空间对接机构可在复杂工作环境下进行在轨组装、在轨更换、功能拓展和升级等作业,不仅
热活化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材料可以通过逆系间窜越通道(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process,RISC)将三线态激子上转化至单线态,再通过单线态激子的辐射跃迁实现100%内量子效率,成为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