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为代表,对不同位点的底栖藻类群落在人工基质上的建群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其建群过程与水体的营养状况、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群落的优势种类及其细胞密度大小的变化,不同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群落的多样性等指标。
比较不同条件下底栖藻类的建群特征,结果发现:光照对底栖藻类的建群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在营养水平相对较低的吴家湾位点,建群过程的延迟期长,发展成为成熟群落所需的时间也较长、生物量峰值低;在营养水平相对较高的峡口与平邑口位点,延迟期短,达到最高生物量所需的时间也短、生物量峰值高。
研究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2009年5-8月份三位点底栖藻类建群过程中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得时间分别为:峡口35天,吴家湾65天,平邑口40天,生物量的最大值分别为13.78×104μg/cm2、10.37×104μg/cm2、14.19×104μg/cm2,其硅藻密度峰值分别为89.03×103、11.97×104、31.23×103cell/cm2。
峡口位点底栖藻类建群期间的优势种类为谷皮菱形藻(Nitzschiapalea).尖头舟型藻(Navicula cuspidate),放射舟型藻(Navicula radios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meneghiniana),瞳孔舟型藻(Navicula pupula)和喙头舟型藻(Navicularhynchocephala),咖啡型双眉藻北方变种(Amphora coffeaeformis);吴家湾位点的优势种分别是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喙头舟型藻(Navicularhynchocephala),放射舟型藻(Navicula radiosa),瞳孔舟型藻(Naviculapupul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尖头舟型藻(Navicula cuspidate)和磨石羽纹藻(Pinnularia molaris);平邑口位点的优势种有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尖头舟型藻(Navicula cuspidate),喙头舟型藻(Navicula rhynchocephal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咖啡型双眉藻北方变种(Amphora coffeaeformis),瞳孔舟型藻(Navicula pupula),放射舟型藻(Navicula radiosa)和磨石羽纹藻(Pinnularia,molaris)。
底栖硅藻群落优势种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结果显示,三个位点共同表现出同样的趋势,梅尼小环藻指示富营养水平较高的水体环境类型,而喙头舟形藻和放射舟形藻指示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和透明度较高的水体类型。
用硅藻商法和藻类的污染指数法分析得到的香溪河库湾水体营养类型分别为贫营养型、中污染型水体。这与用香农威纳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得到的结果一致,只是,后者在位点间有所不同,峡口位点为中污染型水体,吴家湾和平邑口位点为轻污染型水体。
同时用黑白瓶法调查了香溪河库湾08年夏季绿藻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及浮游生物群落的代谢类型.结果表明,河口、峡口、吴家湾和平邑口总初级生产力最大值分别为6.33,3.89,6.51和4.67mgO2/L·d。平邑口、吴家湾、峡口、河口0-5m水柱日产量分别为6.95、6.78、5.17和4.65gO2/m2。除平邑口的最大生产力出现在水下0.5m以外,其余三个样点的生产力垂直变化均表现为表层最高,随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吴家湾、峡口、河口三位点总初级生产力和净初级生产力与相对应水层的平均光强呈显著正相关,而平邑口位点相关性不明显。香溪河库湾1m水深以内的群落代谢率平均值为4.0,推测夏季水华期间该水体1m水深以内的浮游植物群落为自养代谢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