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高校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缺失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对策与建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和选题缘由,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紧迫性。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缺失及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章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界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探析其构成要素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关理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所体现的程序性知识和基本能力。它是由一般社会实践能力和特殊社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一般社会实践能力由社会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外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构成;特殊社会实践能力由专业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构成。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受个体参与实践动机的制约,受个体参与实践机会的制约,受其构成要素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 第三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了解大学生一般社会实践能力和特殊社会实践能力的缺失,并分析其缺失的原因有: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缺少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更缺少鼓励用人单位参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政策导向;用人单位参与高校合作培养的积极性不高;高校重陈述性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特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依然严重;大学生自我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意识淡薄、努力不够。 第四章基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在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操作系统: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高校的合作培养,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
其他文献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is the largest stable and semi-stable sand desert in China, yet few data exist on vegetation pattern and species-environment relationsh
介绍机构库的资源内容和国外几个有代表性的机构库项目——DSpace联盟工程、CARL试验项目、ARNO工程;全面地分析机构库的资源内容、技术系统和管理方式,并阐明其管理系统和资
详细阐述为管理者所制定的数字参考咨询管理政策的内容,包括其计划、人员配备、培训、界面设计、法律问题、宣传、评估以及为数字参考咨询从业者制定的指导方针的内容,以期为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需求调查,初步了解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在性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及老人们在生理、心理、情感、安全等
本文采用文献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体育文化市场的概念、范围与类型;体育文化市场形成的若干因素;以及体育文化市场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和拉动作用.
19世纪中叶,近代体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欧美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竞赛组织。这些单项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大量出现以后,吸引了更多的爱好者积极参加体育比赛,又
顾拜旦光辉的一生可分为4个重要阶段:从1863年出生到1885年是他的童年和学生时代,这是他最幸福的花季年华,正如所有的青少年一样,这是充满幻想的时期,由于客观世界的种种影响
“语言”和“命名”相关的哲学思想的辩论,均在中西文化的源头,即先秦时期与古希腊时期中出现.先秦时期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在其著作《公孙龙子·名实论》中提出的“名实论”
摘 要:经济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网络科技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尽管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其中的外来文化也对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追求和人生信仰在不断的变化。面对这样的情况,构建新时代实效性党群政工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本文针对新时代实效性党群政工工作的有效构建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党群政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