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由于人体长期摄入环境中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地氟病的发病机理是过量的氟进入人体,使人体内的钙、磷代谢平衡受到破坏,过量的氟作用于人体的牙齿、骨骼等硬组织而发生氟斑牙和氟骨症。地氟病按病因一般可分为浅层地下水类型、泉水和地热水型、富氟岩矿床型、生活燃煤污染型和工业污染型,其中以浅层地下水型最为普遍,危害最大。
地氟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流行于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地氟病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地氟病病区县达1316个,病区县总人口6亿5千多万人,其中氟斑牙患者3812.98万人,氟骨症患者329.69万人。可见该病流行之广,危害之大。该省松滋市约有地氟病患者50万人,当地防疫部门于1991年6月对松滋刘家场镇5个村42个组的居民进行抽查,在1101名受检者中,氟斑牙检出率为26.07%,其中患病率大于30%的达到11个组。地氟病已经成为危害松滋当地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疾患。
地氟病的流行与病区环境密切相关。环境中的氟元素通过土壤-水-人或土壤-水-植物-食物-人这样的食物链进入人体,过量的摄入即可引起发病。而由于氟在环境中分布的不均一性,导致了某些地区人群摄入氟量过多,引起地氟病的发生,因此对环境中氟分布、迁移以及进入人体途径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地氟病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病区调查、病区制图和病区区划。病区调查是地方病研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具体做法是对病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对该地区的水质、土壤和大气成分进行常规的或有选择地取样分析,把所取得的资料结合居民的健康情况予以分析研究,找出可能导致地方病的线索或主因;病区制图直观地反映出地方病的空间分布规律,从而有助于对地方病进行时空变化的逻辑思考和动态研究;病区区划是在病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在于确定不同等级的地方病分布范围,以便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和防治。
本课题通过区域与重点区调查的结合,研究氟在环境中的物源、迁移、富集特征,以及引起当地地氟病的病因,确定地氟病类型,并为地氟病的防治提出建议。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环境氟含量分析:通过对病区岩、土、水的系统取样,分析岩、土、水中氟元素含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摸清病区环境中氟的含量特征、分异规律;
(2)地表氟物源分析:通过对区域土壤、水体中氟含量与其它元素作相关性分析,探明地表氟的物质来源、富集趋势和迁移途径;
(3)地氟病病因分析:通过对重点研究区饮水中氟含量与各村发病率数作图层叠置分析,其它元素与发病率作相关性分析以及饮水中各元素的聚类分析,查明引起地氟病的病原因子和致病途径。
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以下认识:
(1)松滋地区基岩均富氟,其中灰岩氟含量远高于地壳中灰岩的平均值;相同岩性的岩石在不同出露地点的氟含量变化较大,总体刘家场南部地区岩石的氟含量明显大于北西地区;
(2)区内土壤普遍富氟,超世界土壤平均值2.5~3倍;土壤氟含量呈现东、西部高,中部低的分布特点,即西部刘家场地区和东部邻近长江部位高氟含量,而中部斯家场一带存在一个相对低值区;
(3)区内地表水氟含量变化较大,总体中部地区地表水氟含量低于东部邻近长江地区和西部基岩地区;影响地表水含氟量变化的原因较复杂,受不同水源、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4)基岩中的氟是地表氟元素的初始物源,基岩富氟是引起病区环境氟含量高的根本原因;
(5)土壤氟是氟在环境的二次富集,土壤中的氟具有向地表富集的趋势;
(6)地表水中的氟是氟在环境中的第三次富集。其中刘家场北西地区和东部临近长江地区地表水中的氟直接来自与当地岩石、土壤,而刘家场南部地区和中部平原区地表水氟来源比较复杂,与地表水的来源、流向有关;
(7)区内饮水氟含量与地表水氟含量正相关,饮水中的氟是环境氟进入人体的途径;
(8)病区地氟病发病率与饮水中氟的含量具有明显关系,松滋地氟病是由于当地人群长期饮用高氟含量的水引起的;
(9)病区地氟病发病率不仅受饮水中氟的含量制约,同时还受饮水中其它理化指标影响,饮水的pH值、总硬度等对地氟病的发病亦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