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吉洛伊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后起之秀,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种族及族裔散居文化研究转向的代表人物,西方被引证最多的黑人文化评论家,伦敦经济学院首位安东尼·吉登斯讲座教授。吉洛伊的族裔散居文化理论无论对英国文化研究还是后殖民理论的发展都有深刻的促进作用。他继承并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研究领域内由霍尔开启的族裔散居文化研究,将理论思考的触角从英国的加勒比黑人延伸到包括美国、英国、非洲及加勒比黑人在内的“黑色大西洋”的辽阔时空。其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在阶级分析为主导的英国文化研究内部开辟了种族文化研究的空间,并以其对非裔散居这一混杂性文化样态的深入探究而丰富了这一术语的内涵,构成了族裔散居文化研究的转折点。尤其重要的是,吉洛伊深入探究了西方现代性与奴隶制及殖民暴力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联是由黑格尔通过其主奴关系辩证法所揭示并经萨特等西方哲学家的思考所深化的。吉洛伊对两者关系的探究使当前的族裔散居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当下语境,还回溯到其历史深处,挖掘其深层原因;也不仅仅囿于西方现代性之内,还试图从奴隶的视角重建现代性的原初历史,并建构一种黑人现代性话语。这对西方后殖民理论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吉洛伊的独特地位还在于他对黑人散居音乐进行了细致入微、令人叹服的论述。通过逐一分析英国黑人音乐形成的非洲、加勒比及美国黑人文化资源,揭示了这种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权力分层。更重要的是,吉洛伊将音乐作为黑人青年“反文化”的最高能指,详细探究了其语言与形式的混杂特征、其内蕴的“抵抗政治学”的不同层面及其在全球化时代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式微。本论文全面关注吉洛伊的各种理论文本,以文本细读与理论概括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吉洛伊文化理论的整体特征及理论成就进行了全面的论析。第一章介绍了吉洛伊的成长经历及其文化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吉洛伊对“种族”作为一个分析范畴的重要性有着不同(甚至是前后矛盾)的理解,但在其表层叙述的差异中隐藏着的是其以一贯之的反种族主义、反民族主义及反(新)法西斯主义的渴望。尽管这三者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样态,但在吉洛伊的理论阐发中是始终纠结在一起的。第二章探寻了英国散居黑人所处的具体历史境遇,表明了英国政府是如何通过操控民族主义的话语来打击和排斥英国散居黑人的。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英国黑人在对主导文化的适应与排斥的张力中逐渐形成了其抵抗性的亚文化或反文化形式。第三章论述了黑人散居文化在跨越“黑色大西洋”这一巨大时空体的不断往返、变动不居的互动交流中的形成过程。这种以哲学家、政治家、音乐家、文学家等为代表的黑色大西洋知识分子的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深刻地改变了他们的政治文化意识,形塑了黑人主体文化身份像海滩上的沙子一样的流动性,一种不断变化的同一。这种身份认同秉持一种“反反本质主义”或“策略性本质主义”观点,构成了对本质主义及纯粹的反本质主义或多元论的双重批判。第四章以瑞格音乐、灵魂乐、摇滚乐、黑人说唱乐或嘻哈音乐为例剖析了黑人散居音乐的混杂性特征及其所内蕴的反资本主义、反现代性、反商品化的抵抗政治学。最后一章将吉洛伊的文化理论放置在族裔散居研究的谱系中探究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问题与局限,并结合当前的学理及现实的政治文化语境来探析族裔散居文化研究的现实困境、未来发展可能性及其对中国华裔文学研究及非裔文学研究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