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来源 :湖北医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现在骨科医师普遍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以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为主。两种方案都能很好地保证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卧床期间产生的并发症,但在手术适应证上两种方案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分析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差异性。方法:纳入200例75岁以上Tronzo-EvansⅠ-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失访11例,共189例完成随访,其中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95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9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负重、完全负重)、凝血功能(术前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参数。依据Harris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结果:(1)长柄人工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完全下床活动时间)均小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P<0.05)。(2)术后1,2,3,6个月Harris评分,长柄人工关节置换组均高于PFNA组(P<0.05);术后1年两组Harris评分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术后并发症中两组下肢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口感染、二次手术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长柄人工关节置换组为20%,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为7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柄人工关节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长柄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有助于减少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肾病和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研究发现尿外泌体蛋白可以反映肾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PCX和Gd-IgA1可能分别是糖尿病肾病和IgA肾病的特异分子标记蛋白。由于尿外泌体可能携带这两种蛋白,本研究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和IgA肾病中尿外泌体PCX、Gd-IgA1水平变化,分析尿外泌体PCX和Gd-IgA1与糖尿病肾病和IgA肾病各指标间的相关
背景: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原因之一。然而IgA肾病病情发展与肾小球病变并非完全相关,部分患者肾小球病变控制情况下,肾功能仍持续下降,这可能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有关。目的:通过研究比较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病理特点,探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相关的因素,便于临床评估IgA肾病患者病情。方法:回顾性、单中心的研究5年内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223例原
目的:通过改良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时最低有效浓度(MLAC)和90%有效浓度(EC90)。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单胎初产妇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35岁,体重55~85kg。所有产妇均进入第一产程潜伏期,选择L2-3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给予罗哌卡因与15μg/ml氢吗啡酮混合液10ml,采用改良序贯法增减罗哌卡因浓
背景:椎管狭窄是腰椎神经根病变的常见原因,神经受压导致腰腿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步行能力。腰椎椎管狭窄约占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8%~11%。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icroendosc opicdiscectomy,MED)具有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操作空间狭窄,学习成本较高。此外,MED技术行腰椎椎管减压时,器械需要先穿过工作套管,所以对器械选择有很大的
背景:当下人们已广泛认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着微炎症状态,且这种微炎症状态是增加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原因,其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众多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钙化、心力衰竭、贫血、矿物质和骨骼疾病等。目前临床最常使用的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因不同透析方式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毒素的清除效率及存在的诱发炎症相关因素存在差异,故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体内的微炎症
背景: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直以来是麻醉学临床研究的热点,有学者就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做了相关研究,但结论仍具有争议性。一方面,研究发现,与七氟烷全身麻醉相比,以丙泊酚为基础的静脉全身麻醉可能降低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七氟烷全身麻醉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
背景:七氟烷作为临床常用的吸入性麻醉剂,广泛用于婴幼儿麻醉。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幼年期动物多次、长时间接受七氟烷麻醉可能会引起发育期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神经炎症以及成年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等。七氟烷所致的新生大鼠大脑神经毒性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目的:探究MCC950对七氟烷所致的新生大鼠大脑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选取7日龄(P7)SD大鼠,体重约为12-15
背景:甲状腺切除术可导致患者术后中度疼痛,活动受限,延长康复时间,降低恢复质量,甚至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变化。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甲状腺手术的高危因素,可能导致一些严重并发症,如伤口出血、血肿形成、气道阻塞等。由于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是已知的PONV的危险因素。因此,基于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常规术后镇痛不适用于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因此,探索一种新的麻醉管理方法,代替阿片类药物并减轻术后疼痛,可以改
背景: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状态越来越严重,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我国中青年群体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生活作息紊乱的环境中,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发病风险增高,使其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需要建立动静脉内瘘,而成功完成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是保证动静脉内瘘通畅。由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
背景: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是指术中利用单侧肺进行通气的方式,它使两侧肺独立,为外科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OLV除了能为手术带来便利,同时对患者生理产生不利影响[1]。OLV期间动静脉血掺杂、通气血流比值(V/Q)失调、肺内分流(Qs/Qt)增大影响机体氧合[2]。OLV时通气侧肺要承受较大的通气量,过大的潮气量会引起机体肺顺应性下降以及气道压上升,导致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