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早粳稻品质特性及与株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10198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早粳稻资源为试材,分析了稻米品质、农艺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统研究了寒地早粳稻品质的特点,并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株型指标及稻米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根、茎、叶、穗等株型指标与品质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水稻种质资源的生育特性、植株形态、穗部性状等株型性状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如千粒重变化在14.2~33.0g,。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种质资源材料的碾磨、营养品质均较优,其中整精米率达国标一级标准的为67.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GFP标记解磷细菌K3获得了标记菌株K3GFP,通过液体摇瓶试验、根盒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在NBRIP培养液中解磷效果、根际土壤中的定殖状况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获得了如下结果:(1)将构建的含有假单胞菌属自身启动子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质粒pTRGFP电转至解磷细菌K3中,获得了发光稳定的标记菌株K3GFP。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和质粒检测显示菌株K3GFP具有较强的荧光。(
学位
为明确籼稻直立穗突变体259-2的遗传特性,并最终实现该直立穗突变体基因的克隆。本文研究了直立穗突变体的遗传及其特征特性,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实现了该基因的分子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表明,籼稻直立穗突变体259-2的生育期与原品种9311相似,但其穗型明显不同于9311,从抽穗到成熟,穗子基本不弯曲。此外,该突变体的株高较9311显著降低,穗长、剑叶长、穗颈长、倒三叶长、倒一节间长、
学位
水稻苗期低温失绿是一个重要的突变性状,研究该性状的遗传基础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水稻品种Dular苗期叶色受温度影响。在早季低温条件下,Dular幼苗表现出白化失绿,叶绿体不能正常发育。光照培养箱低温试验表明,其失绿的临界温度为20~23℃。遗传分析表明,该低温失绿受隐性单基因cisc(t)控制,已将该基因定位在9号染色体两个SSR标记RM257与RM242之间。
学位
试验于2008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以K4(垦农4号大豆)和H25(合丰25号大豆)为实验材料,幼苗采用矿栽砂培方式培养,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和S3307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两品种大豆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根系建成期大豆根系形态结构变化,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生理生化的调控机制及解剖、超微结构的影响,筛选最佳浓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浓度(25mg/L-50mg
学位
为了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杂交选育高油玉米杂交种的可行性给出合理的评价,加快高油玉米育种进程的途径,为扩大高油玉米遗传基础提供理论、试验依据。本研究应用B.Griffing4设计对5个高油玉米和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进行组配,对其进行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的估算;并按6世代遗传交配设计,对玉米油分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以产量为主,综合其它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为杂一,G
学位
本试验针对不同油分含量亲本杂交组合类型对组合F_1代、F_2代单株及群体油分含量的影响,从高含油×高含油组合、中含油×高含油组合、中含油×低含油组合三种类型着手,每个组合类型做2个组合,分析不同油分含量亲本组合类型的单株及群体在油分含量上的差异,从而了解亲本油分含量对组合F_2代单株及群体油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高油大豆育种的组合配制提供实践指导。经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亲本不同油分组合对F_2
学位
本文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利用原位培养法,在黑钙土烟区(肇州县)不同施氮量处理分别为N0 0 kg·hm-2、N1 52.5kg·hm-2和N2 67.5kg·hm-2,研究植烟土壤氮矿化规律,烤烟地上部干物质、氮、烟碱的吸收及分配规律,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烟叶质量进行工业评吸验证,结果表明:1.烤烟整个生育期内黑钙土土壤氮素矿化量N0、N1和N2分别为93.53、65.54和51.66 kg
学位
本试验通过裂区试验分析栽培因素对优质大豆品质性状等的影响,并且研究了大豆杂交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对9个高油大豆组合F2代材料、4个高油大豆组合F2~F4代材料及4个高蛋白大豆组合F3~F4代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杂交组合后代品质性状的变异及其与其它各性状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栽培因子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呈下降的趋势,脂肪含量随密度的降低而增加;不同品种间
学位
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不同生态区探讨了硫酸钾对水稻垦粳1号和空育131生育动态、干物质积累、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硫酸钾加速了两品种的生育进程,当硫酸钾施用量为11.04kg/亩时作用最明显;垦粳1号和空育131前期叶龄、株高和茎数分别较对照有所提高,但对后期各指标影响较小。2.硫酸钾处理多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当硫酸钾为11.04kg/亩时,两品种的实收产量最高,分
学位
本次试验在2007年预备试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验基地进行,以垦农4号为材料,采用小区试验,对两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密度对大豆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碳氮代谢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密度大豆群体内光强分布、透光率均呈现由冠层底部到冠层顶部递增的趋势,P0.8处理(12万株/hm2)在各层的光强分布均为最大,P4.0(60万株/hm2)处理各层光强分布均为最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