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意义的多因素分析与研究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b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术后生存状况,进而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胃癌外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其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符合条件的180例患者进行随访(包括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以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为起点,以2018年12月30日或患者的死亡时间为截止日期,将收集到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肿瘤家族史、术前是否贫血、术前是否低蛋白等),手术方式,病理资料(如肿瘤的大小、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等,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分析,用Log-Rank检验法进行生存率曲线检验比较,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明确是否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P=0.581)、年龄(P=0.445)、肿瘤的位置(P=0.732)、吸烟饮酒史(P=0.199)、肿瘤家族史(P=0.229)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贫血(P=0.013)、术前低蛋白(P<0.0001)、手术方式(P<0.0001)、肿瘤大小(P<0.0001)、分化程度(P<0.0001)、浸润深度(P<0.0001)、淋巴结转移(P<0.0001)、TNM分期(P<0.0001)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前贫血、术前低蛋白、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均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显示:术前低蛋白、手术方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术前低蛋白、手术方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即脑瘫,是一种长久存在的中枢运动和发育不足、活动能力受影响的病症,而这种病症的出现原因跟发育阶段婴幼儿所面临脑部损伤相关。其表现出来的运动障碍常有感觉、知觉、行动以及智力方面的缺陷,部分患者伴随着癫痫等病症。足内翻为脑瘫最多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使患儿的步行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治疗的话易导致患儿发育障碍甚至发生畸形。根据对痉挛治疗仪的了解,其可以产
学位
目的:检测Ki6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肿瘤直径、原发肿瘤部位、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分析胃癌中Ki67的表达与这些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
学位
期刊
会议
目的:探讨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诊断以及良恶性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统计分析肿瘤直径、胰管扩张直径、附壁结节例数、病变位置、年龄、性别等因素与IPMN良恶性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  结果:24例IPMN患者中,良性14例,恶性10例,恶性IPMN患者肿瘤平均最大径(55.7±10.
期刊
期刊
目的:探究d-δ-生育酚对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为d-δ-生育酚用于治疗与预防后发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0μmol/L)及实验组,即5个不同浓度的d-δ-生育酚(40、60、80、100、120μmol/L)分别处理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24h、48h、72h,噻唑兰(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培养48h,在倒置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