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PROM中栅氧化层的可靠性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器件尺寸的缩小,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其他半导体器件一样,面临着可靠性的问题。由于EEPROM器件经常工作在高电场应力之下,与之密切相关的对栅氧化层的质量以及应力引起的退化的研究,成为其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论文首先讨论了EEPROM的可靠性问题及其机制,主要针对EEPROM保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温度加速应力实验中,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得出了保持特性的温度模型,发现单元阈值电压漂移随应力时间呈现两段式退化。在电应力加速实验中,根据理论在FN隧穿机制下推导了模型,阈值漂移同应力电压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并且在双对数坐标下阈值电压退化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阈值电压退化的斜率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大。论文主要研究了与EEPROM数据泄漏的机制密切相关的栅氧化层的退化问题。在对NMOSFET超薄栅氧化层的SILC问题研究中进行了斜坡电压和恒定应力条件下的实验。在斜坡电压实验中,发现不同栅氧厚度(Tox=1.4nm、4nm、7nm)的器件在V-Ramp下测得的栅电流的变化现象不同,分析其现象是由于在不同栅氧化层厚度下,SILC电流产生的机制不同,并且发现高温会加剧氧化层的击穿。在恒定栅电压应力实验中,对栅氧厚度为Tox=4nm和Tox=1.4nm的器件施加负栅压应力的实验结果发现其阈值电压漂移随应力时间的变化不同,出现此差异是由于随着栅氧化层厚度不同,氧化层陷阱电荷和界面陷阱对器件参数的影响的主导作用不同。对于Tox=4nm器件阈值电压漂移出现转向(turnaround)的现象,在应力初期氧化层中正电荷的俘获占主导地位使得阈值漂移出现负向漂移,此后随应力时间增加氧化层中负电荷俘获的影响开始逐渐显著从而使阈值漂移发生转向;对于Tox=1.4nm的器件无论施加的栅电压应力方向如何,阈值电压的漂移均为正向,并且随着应力时间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当栅氧化层厚度降低,界面陷阱的效应相比陷阱电荷对器件的影响更为显著,从而导致阈值电压随时间正向漂移,并且与应力时间符合指数的规律。为研究GIDL效应对器件的影响,进行了对Tox=1.4nm和4nm的NMOSFET器件施加GIDL应力的实验,发现GIDL应力后器件的GIDL隧穿电流IGIDL都随着应力时间增大而减小,说明在GIDL应力情形下空穴都注入到了栅中。而阈值电压的变化情况,对于Tox=1.4nm的器件,阈值电压随着应力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对于Tox=4nm的器件,阈值电压则是随着应力时间先减小而后增加。分析此变化现象不同的原因,是由于交叠区界面附近的空穴以及界面陷阱对于阈值电压的影响的不同。
其他文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制约了实验室管理的使用.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真正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实验
伴随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电网系统逐步智能化,其中低压集抄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急需培训一批即懂现场操作,又懂系统运营的低压集抄自主运维人员.新
本文在分析了车载导航设备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基于ADSP-BF533 DSP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导航终端的设计和实现。论文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详细讨论了车载智能导
稳定期,是微生物生长周期中一个十分复杂的时期,受到各种环境和生理因素调节,在细菌和酵母研究领域中受到很大的关注。相比之下,古菌稳定期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地中海富盐菌在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不仅希望拥有舒适、温馨的住所,而且对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有
随着各种电子化业务的不断发展,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对于各业务应用系统每天的业务量,业务的各项信息的获取也越来越迫切,本文首先对分析目前市场上现有
近年来,3G和WLAN等网络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3G和WLAN在网络的覆盖范围、带宽及收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融合它们能实现优势互补,异构网络间的垂直切换涉及到各个不同的网络,它们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信网络得到广泛应用,宽带互联网用户数量激增,而城域网作为网络架构的重要载体,对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和运营商的业务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目前来看,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视频监控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同时,由于市场的细化,对视频监控产品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功能、编码效率、实时性、成本和功耗等。如何针
由于近年来软件被攻击和利用情况越来越多,漏洞挖掘已成为互联网安全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模糊测试作为一种高效的漏洞挖掘技术,逐渐成为漏洞挖掘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模糊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