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Spatial Writing of Paul Auster’s New York Trilogy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sai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自1987年成名作《纽约三部曲》发表,他的作品中独特的后现代叙事风格便吸引了读者和评论家的注意。他的作品常借用通俗文学程式对严肃文学中的重大命题进行探讨,并糅合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与存在主义思想,对语言符号、身份、命运、不确定性等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作品中罕见的哲学深度使他在当代美国作家中脱颖而出。同时,他也是一位勤恳高产的作家,至今已出版包括小说、剧本、散文、评论、自传等在内的各类作品近40本。《纽约三部曲》以纽约城为背景,由《玻璃城》(1985)、《幽灵》(1986)和《锁闭的房间》(1986)三部小说组成。在奥斯特的笔下,纽约是一个喧闹拥挤、破碎不堪的无尽迷宫,独立于城市主体感官经验之外。在这个错综复杂却索然无味的后现代城市里,人们不愿对其运行逻辑和存在意义进行探索。绝大多数都市人最终只能像《玻璃城》中的奎恩一样在探索中迷失自我,像《幽灵》中的布卢一样在监视与被监视中颠倒身份,最后成为《锁闭的房间》中无名无姓的主人公,放弃一切追寻意义和真相的尝试,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身份,既无来处也无归途。本文尝试借用空间批评相关理论,对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的空间书写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保罗·奥斯特的主要作品和生平以及《纽约三部曲》的故事情节,对国内外保罗·奥斯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简述空间批评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分析通过相关空间理论研究《纽约三部曲》的空间书写的可行性,并介绍论文的主体框架与内容。第二章分别从空间场所与空间体验两个维度切入,将三篇小说的空间类型划分为物理的城市空间、自我构想的精神空间以及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异质空间这三种类型,分析三种空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主人公在不同空间中的主观体验。第三章结合文本,分析在后现代语境下,小说如何通过时间空间化、互文性写作和转换叙事焦点这三种方式,完成了独特的空间建构与空间书写。第四章着力探讨小说的空间书写的功能,提出一方面空间元素参与叙事,起到了推进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性格等作用;另一方面,空间的交错与并置带来有关身份、主题和情节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契合了奥斯特“不确定性”的艺术创作理念。第五章为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观点,并指出《纽约三部曲》中的空间书写对解决后现代城市中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原发不明肿瘤(CUP)是一种组织学确诊为转移性癌,组织来源未知的恶性肿瘤,在癌症致死原因中是第四大原因。原发性肿瘤未知的转移性癌症的治疗是基于经验化疗法,病人不仅要承受治疗的痛苦以及承担巨大经济压力,而且结果通常不会如预期的好。所以如果能确定原发组织,那么对于医生来说就更容易对症下药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也能让患者更快痊愈。准确找到肿瘤的原发部位实际上就是明确CUP的肿瘤亚型以及组织来源,有助于临床
培养学生科学解释能力是初高中物理课堂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构建物理与生活联系的重要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科学解释能力是各国家和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培养学生科学解释能力要从现实出发,从学生现状出发,针对性的设计提升策略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整理现有科学解释相关文献,界定了科学解释和科学解释能力的概念,并借鉴科学解释PTDR框架设计的科学解释题目对海口地区某中学部分高一学生的科学解释能力
学位
科学思维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表示“模型建构”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第一要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老师开始注意模型教学。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调查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物理模型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为实际课堂中的模型教学提出有效的建议。首先通过文献
狄氏型源于数学物理中的经典位势论。拟正则狄氏型与马氏过程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经典位势论与随机分析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这样我们可以将一些分析问题与随机分析问题相互转化。从而狄氏型在位势理论、马氏过程、随机微分方程等许多相关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为许多数学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因此对狄氏型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马氏过程的变换及其联系的狄氏型一直都是数学家很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而从狄氏型的角度出发,通过
木麻黄为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种植于海南岛环岛海岸带。随着林龄的增长,木麻黄林出现自我更新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化感物质的积累。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木麻黄土壤微生物、根和凋落物内生菌均有可能引起木麻黄化感作用。因此,本文挑选4株化感潜力较强的木麻黄根内生菌,利用GFP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观察分析木麻黄与内生菌互作下定殖侵染途径;转录组学探究内生菌侵染后木麻黄中与化感物质合
在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学等领域,存在对某给定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估计和预测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通常采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正态逼近方法进行参数估计的过程中常会遇到方差难以估计或者无法估计的问题。而经验似然方法相比于正态逼近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不需要估计未知参数的方差。除此之外,它也不需要指定数据的分布族,而且用数据确定置信区间的形状。该方法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主要是对感兴趣的参数构建一般似然
红树林来源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来源之一。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为榄李属(Lumnitzera)植物,在我国仅分布在海南,是一种珍贵的濒危药用红树植物资源。迄今,红榄李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选取两株红榄李来源的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正相和反相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手段,分
PbS量子点由于其简单、低成本的生产工艺、独特的带隙可调性和潜在的多激子产生效应,在光伏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量子点表面原子具有较高的活性,存在大量表面态,导致光电性能下降,因此对量子点表面的钝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多元量子点通过改变其组份和内部结构可以调节带隙宽度,使其得到更优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因此研究合金量子点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本文的工作主要围绕PbS量子点表面钝化及PbSxS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