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基于药物重整的药学服务对心血管慢性疾病管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构建基于药物重整的药学服务用于心血管慢性疾病管理的基础模式。为进一步推广基于药物重整的药学服务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慢性疾病患者,把符合条件的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组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医学诊疗服务,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医学诊疗服务基础上,由临床药师开展基于药物重整的药学服务。药物重整服务主要包括:详细全面获取患者入院前药品使用信息;将获得药物使用清单与新开医嘱进行比对:在患者出院、转科等医嘱发生变动时再次进行比对;发现用药不一致处,形成药物重整清单。采用安全性指标与经济性指标评价药物重整对心血管慢病管理的影响,安全性指标有:用药不一致发生率、再次住院率、药学不良事件发生率、药物使用依从性;经济性指标有:药物使用费用、药物费用所占总费用比率、一月用量药物费用、成本效益比。指标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21人,其中试验组109人,对照组1 12人,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较性。1.药物重整对心血管慢病管理的安全性影响:出院时用药不一致发生率试验组(12.84%)较对照组(27.68%)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间及出院1月时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2.75%、5.50%)较对照组(8.04%、17.86%)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院1月内跟随回访获得的患者再次住院的比率试验组(3.67%)较对照组(6.25%)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用药依从性占比出院1周(试验组21.1%、对照组13.39%)、出院1月(试验组19.27%、对照组8.93%)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2.药物重整对心血管慢病管理的经济性影响:慢性疾病患者住院期间药物使用费用试验组(4301.49±2995.92元)较对照组(4800.96±1996.52元)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间药物费用所占总费用比率试验组(24.91±14.83%)较对照组(28.39±16.20%)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月用量药物费用在出院时(试验组378.20±120.50 元、对照组 572.35±112.95 元)、出院 1 月时(试验组 394.20±117.30元、对照组608.70±131.35元)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对慢性疾病患者开展药学服务效益-成本比分别是1.21、1.34(>I),具有经济性。3.临床药师共提出1 1 1处药物重整干预措施,临床医师采纳88处,干预成功率为79.28%。结论:在心血管慢性疾病管理中开展基于药物重整的药学服务,能够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慢性疾病患者长期药物使用依从性,降低慢性疾病患者院外长期用药费用,具有成本效益。构建了以识别与筛选、获取信息、药物重整、用药教育和用药随访等为主要内容的用于心血管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