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豪士《史记》英译本的深度翻译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en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史学典籍。由倪豪士团队翻译的《史记》借助注释等方式对其中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要素做出了十分详尽的解读,更加注重异质文化的真实传递,充分展现了“深度翻译”的特征。“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是由非裔美籍哲学家夸梅·安东尼·阿皮亚提出的,最初是指一种借助注解和附注建立起深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翻译,以此来表现对他者文化的尊重。经过不断发展,深度翻译的表现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它不仅体现在明显的外在形式中,还经常出现在译文的字里行间。此外,深度翻译所表现出的还是一种注重异质文化细微差异、彰显译者主体地位、尽量以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出发的阐释性翻译。可以说,深度翻译对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国典籍的英译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深度翻译视角对倪豪士等人翻译的《史记》第八卷进行了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深度翻译的表现方式依具体文本而定。就本卷译本而言,正文前的深度翻译表现在添加致谢、前言、本书使用说明、计量表和缩略表,使读者对本卷译文有了一个宏观掌握;正文中的深度翻译表现在提供原文查阅信息、调整原文组织结构、填补文内隐含成分以及添加脚注和译者说明,帮助读者完成译文的仔细阅读;正文后的深度翻译表现在添加《史记》评注者名单、《史记》的主要研究者简介、近年来的《史记》研究成果以及人名索引,为读者提供更多参考信息,指引读者迅速查阅译文。(2)增补文内隐含成分是倪译本深度翻译的最好体现之一,包括增补语法成分、语义成分和语境成分。译者借助外显的圆括号和中括号,向读者充分展现了原文的语言特征和潜在含义,帮助读者建立了流畅的认知语境。(3)2206条脚注和16篇译者说明是倪译本深度翻译的最好体现,也是该译本深度翻译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包括了介绍型注释、延伸型注释、质疑型注释、探究型注释和混合型注释。在借助脚注和译者说明实现深度翻译时,译者并未囿于文化持有者的视角,而是批判性地参考了中外学者的《史记》研究成果,保证了译本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注释中,译者采取了多种观照方式,包括文内观照、文外观照、历史观照和人文观照,增强了对原文内容阐释的客观性和理据性;在保留原文特质而不影响读者基本理解的情况下,译者选择在正文中采取直译或音译加汉字的方法,在脚注中做出必要解释,凸显出对异域文化的尊重态度;其他情况下,译者则在正文中采取意译或改译的方法,在脚注中充分展现原文内容,提升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4)影响倪译本深度翻译的要素主要包括文本类型、语言差异、文化成因、翻译目的、译者身份和社会因素。(5)倪译本深度翻译的主要价值在于:彰显异质;提供学术研究价值;扩大了解真实中国的读者群体。其不足之处则在于:花费读者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度翻译中的阐释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作者希望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史记》倪译本的研究。同时也希望,本文所探讨的倪豪士等人对深度翻译的应用、影响倪译本深度翻译的原因及倪译本深度翻译的主要价值和不足之处可以为其他典籍的英译活动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数据爆炸式增加,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研究海量生物数据成为可能。将数据间复杂结构抽象成的生物网络逐渐成为生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肠道微生物网络仍有很多探究的空间。目前肠道微生物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微生物基因序列对应功能的研究,缺少了肠道微生物内部复杂耦合关系的探索。为了研究肠道微生物中的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本文引入复杂网络领域的模块分析,揭示微生物数据中的模
目的:此次课题意在观察宣肺利水汤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的临床治疗效果,希望有新的汤剂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好的疗效。方法:1、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耳鼻咽喉科治疗的外邪侵袭、上犯耳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西药组(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10mg,每日1次;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3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数值计算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分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非线性Poisson-Boltzmann方程来源于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领域,研究者们希望能找到求解这类方程的高效数值计算方法.无网格方法是目前计算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无单元Galerkin方法是一种研究较深入的无网格方法.目前,我们没有发现用无网格方法研究非线性Poisson-Boltzmann方程.
目前自养菌、异养菌生物量测试方法由于操作复杂、反复试错等原因未在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基于呼吸计量法,从污泥本身特性出发,通过呼吸图谱对微生物生长状态进
目的:本文主要从临床研究方面来探讨椎针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椎针疗法与普通针刺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效果。期望通过本次临床观察,能够为日后临床治疗颈肩肌筋膜炎提供一项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或住院部就诊的符合本课题诊断标准的6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与比较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不同分型的患者体内MMP-9浓度、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相关性与差异性;分析比较中风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丁苯酞药物干预治疗,治疗前后患者体内MMP9、VEGF浓度的变化趋势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即中风病)患者70例作为脑梗死组,均符合入组标准。并选取体检中心体检者60例作为对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40%左右,随着国家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大豆产业振兴计划的实施,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逐步增加。长期定位试验和多点田间调查证实,大豆连作产量下降10-30%,东北区大豆连作障碍的发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开展大豆连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分布及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对阐明大豆连作障碍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基于东北黑土区长期
为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设置了3种不同降解速度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DM1、DM2和DM3,降解速度依次递减)、普通地膜(PE)和露地对照(CK)共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田间降解性能(降解率、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表面微观结构)及其覆盖对土壤蓄水量、土壤温度、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具有适合于当地降解速度的双降解地膜,旨在为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及其在东北地区推
在制药、香料和染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吲哚类化合物,同时在有机合成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了在药物合成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两类吲哚衍生物的合成。首先,经3-亚苄基-吲哚-2-酮类化合物与硝基烷烃的加成-消除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吲哚二酮衍生物。此外,研究了吡啶并[3,4-b]吲哚衍生物(β-咔啉衍生物)的简便合成。首先,本文开发了一种简便合成新型吲哚二酮衍生物的方法。在室温条件下,3-
纳米材料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纳米材料因为它们卓越的性质而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在这其中,作为生物科技与药物工程的新兴热点,特定设计的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其与生物分子相似的尺度与其在诊疗方面的多用途而备受关注。一种在表面稳定剂乙烯醇吡咯烷酮(PVP)的存在下使用抗坏血酸(AA)作为还原剂合成AuPd@PVP纳米材料的方法被提出。PVP外壳的存在提高了其体内外生物相容性,使其易于在表面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