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非洲国家苏丹在石油开发领域的合作于近年来成为国际热点话题之一。这一合作原本属于两个发展中国家之间十分正常的经济往来关系,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了太多和太丰富的内容。由于中苏石油合作起步时间不长,国内有关的宣传报道也少,人们对其中蕴涵的很多重要问题远不够了解。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南南合作等多方面的宗旨考量,学界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亟需加强。本文以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为主题,涵盖六方面课题:中苏石油合作的历史渊源及两国石油工业发展比较;中苏石油合作项目来龙去脉、合作模式的内涵及评估;中苏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中苏石油合作提示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针对非市场因素的管理策略;中苏石油合作警示的与西方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中苏石油合作促发的中国外交政策理念整合等。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的正文由六章组成。各章分别围绕不同课题展开探讨,彼此既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逻辑关联而相互呼应。第一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发生的历史机缘》本章专题分析、比较中国和苏丹两国石油工业成长的相似与不同,提示人们关注以往曾长期被忽视的非洲大陆和非洲国家苏丹;特别提示人们关注苏丹的石油工业发展问题、中国与苏丹传统关系的升级和深化问题、中国在与苏丹石油合作过程中所饱经的国际风浪。本章认为,中国-苏丹石油合作是一个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它典型地体现出南南合作精神,具有相当独特的历史机缘性。第二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政策与实践》本章以时间为序,先逐层分析中苏石油合作的背景及实施过程;然后归纳出合作项目的布局结构,合作模式的内涵、特点和问题;最后针对项目运营情况做出整体评估。本章内容突出强调中苏石油合作关系的经济属性定位,这是本文立论的基调;结合大量资料和统计数据研判,认为中国-苏丹石油合作项目是中国石油工业实践“走出去”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第三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的伴生政治效应》本章把中苏石油合作放到中国的海外石油合作战略总体格局中来解读,对中苏合作经历到的多方(中国因素、苏丹政府因素、美国因素、俄罗斯因素、法国因素、日本因素、印度因素、苏丹周边国家因素及苏丹国内不同政治力量因素相互间)能源关系磨合调整问题做了探讨,最终得出一个重要观点:正是中国-苏丹石油合作直接推动中国的整体海外石油合作战略快速进入成熟期。第四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非市场因素管理》本章将中苏石油合作显现出的一系列新管理课题作为专题研究,以供中国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石油公司)和其它企业做海外业务拓展时的参考用途,主要涉及中国企业跨国运营中的宏微观机制转换、环境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交往风险)化解和社会责任承担等非市场因素,这些因素是中国企业在传统体制和机制下运营中不易遇到的。为了更有效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循环,中国企业界和决策层应当在这方面多做筹划,以便控制风险,增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准。第五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国际话语权博弈》本章从话语逻辑分析入手,对于由中苏石油合作关系发展所引致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间国际话语权博弈问题做学理性探讨。如何理解达尔富尔问题、种族问题、中苏石油合作问题、北京奥运会问题在经由西方话语体制操作之后而相互发生复杂关联,又如何进一步左右国际政治走向等,均属于探讨范围。中苏石油合作的经历警示: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更加瞬息万变的复杂国际环境挑战,切实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中国、苏丹等国在自身国际话语权的建设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第六章《中国-苏丹石油合作与中国外交政策理念的双重整合》本章通过探究中苏石油合作关系经历的风风雨雨,从两条线索上归纳出中国外交政策理念正在发生的实际变化,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初创时期。这些变化日益显示出双重整合的特征,非常合乎逻辑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和与发达国家关系分别被纳入整合的内涵,中国海外石油合作战略走向成熟的步伐,同时也是中国外交通过政策理念的双重整合而真正“走出去”,实现“大外交”的过程。结论部分对全文内容及观点做了合宜的归纳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