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学场域研究——以帝王文学活动为中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中古时期是各文化门类不断分化、发展、繁荣的时期,在权力、社会、文化与文学的互相作用中,文学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借鉴布尔迪的场域理论,将中古文学发展过程视为一个文学场初步形成、自主运作、颠覆调整的过程,重在考察文学发展的动力因素。   引入场域概念就是要着力考察文学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各种力的因素,而帝王文学活动则是显示文学与权力关系的最好窗口。因此,本文主要以中古帝王文学活动为主线,揭示了中古文学场域发展变迁与文学权力消长的关系。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和介绍本文的研究主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主要观点;结语部分总括全文,并简要介绍中古文学场域发展变化的后续效应;附录部分附简要的《中古帝王文学活动系年》和《中古帝王文学交往一览表》,以便于感性、全面地把握中古帝王文学活动的总貌。   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中古文学研究的场域视角》。中古时期相对自主的文学场的形成是整个历史时期文化场域矛盾运动的产物。正是文化场域各种力的复杂运动,使得文学所蕴含的文化权力显著增长,也就激发文学获得了跳跃式的大发展。本章阐述了场域理论与中古文学研究的契合之处,分析了文学的社会性需求与中古文学场域的形态,研究了中古文学场的三种行动者--士族、庶族、皇族--在文学场中的权力格局。任何权力的存在都离不开合法性的证明,“文学自觉”时代的文学合法性明显分为两层,这是中古文学权力存在的本质特征,对中古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章《汉末魏晋:文学场的初步形成》。汉末魏晋文学场域的形成是汉末以来政治与文化场域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本章通过对东汉后期文化场域中的内在紧张关系、鸿都门学的文化意蕴、曹魏时期文学场域的初步形成、魏晋禅代与文学场域的变迁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深度阐释这一历史时期帝王文学活动在文学场域初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机理。   第三章《宋齐梁陈:文学场走向自主运作》。南朝时期,随着文学的表征功能不断增强,文学场已经能够自主运作,于是帝王对文学也就越来越看重。从刘宋开国皇帝“颇慕风流”,到后来宋齐的帝王努力跻身文学场,再到萧梁时帝王已有掌控文学场的意味了。南朝帝王的文学活动促进了文学场走向自主运作。陈代帝王的文学活动则昭示着彼时自主运作的文学场尚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第四章《北朝至隋:文学场的重构、颠覆与调整》。五胡乱华后,北方文学式微,文学场不复存在。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对文学的重视开启了北朝文学场的重构过程。汉化与重文政策导致了鲜卑民族的分裂,统治阶层对文学的不同态度掣肘着北方文学场走向运作。宇文泰、苏绰之“关中文化本位”政策重视文学的政治伦理功能,以复古的姿态颠覆江左与山东两大政权之文化优势。周隋两代的统治者彷徨于文学的两层合法性之间,对文学场进行着调整,直至唐代方才完成调整过程。唐代,政治场域对文学的要求与文学场自主运作产生的自我要求逐渐吻合,文学权力空前强大。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随着我国媒体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得到了全面的改进。我国的音乐教育近些年来受到了音乐媒体节目的严重影响,无论是教育的内容上,还是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上,还有对
【采访前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纺织工业进入大调整时期。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上海第三十一棉纺织厂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后, [Interview ago] Since the 199
“铁人”检察官杜东翔的先进事迹在贵刊37期作了报道,非常感人。他的敬业精神、值得人人尊敬。他经手办案近三千起,无一差错。这是他时时刻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装在心里才
采用铁型覆砂铸造方法生产前悬架铸件。通过制定其铸造工艺、凝固模拟技术分析及优化,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应用铁型覆砂铸造工艺生产前悬架铸件可以提高该铸件的综合质量,降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就是智能化信息阶段,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
“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大数据,大数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据孤岛,直面这个问题需要一套颠覆式技术.理解这些首先要从信息化3.0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互联网使得我们的整
镜子是人类的重要发明,是家家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人们在出行前习惯照照镜子,检查一下头发是否整齐,衣着是否整洁、得体;到商场购买衣服时,也要先穿在身上照照镜子,看看是否
《老乞大》《朴通事》是从高丽末期到朝鲜末期约五百多年间韩国人最喜欢使用的汉语教材。两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不断地修订,让看到对近代汉语演变过程的鲜活记录。朝鲜时期的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话语标记“说真的”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功能语法、语法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话语标记“说真的”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并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话语标记“说真的”与“真的”进行对比研究,以加深我们对话语标记“说真的”的理解。这不仅能够丰富“说”类话语标记的个案研究,还能丰富对自然口语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