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模式中不同微物理方案对强降水预报的影响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我国中尺度监测和观测系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高分辨率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仍然是研究中尺度灾害天气系统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从我国目前数值预报的业务现状看,模式的水平分辨率还比较粗糙。随着精细天气预报时代的到来,业务预报对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我们提高模式分辨率的同时不断改进模式的物理过程,使模式的分辨率和物理过程相匹配。许多研究表明:云微物理过程对描述降水过程和揭示降水的物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利用新一代中尺度非静力模式 WRF,将其分辨率提高到 4~12 公里,进而对比分析不同的微物理方案对我国江淮地区 2003 年 7 月 4 日一次典型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降水预报的影响,结合卫星云图、TRMM 卫星资料、雷达回波图、地面自动站雨量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当模式的分辨率是 12km 时,不同微物理方案预报的降水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弱,对降水中心位置和强度的预报也存在着差异,同时会对积云对流降水产生一定的影响。Lin 方案与 WSM3 方案都预报出降水的中心位置,但后者预报的降水量偏弱;WSM6 方案预报的降水与 Lin 方案相似,但降水中心位置偏西南;Thompson方案预报的中心位置明显偏东;Ferrier 方案模拟的降水最弱,只有实况强度的1/5。 (2)当模式的分辨率提高到 4km 时,Lin 方案模拟的降水很好的与实况吻合;WSM3 方案变化不是很明显;WSM6 方案主要改进了降水的强度:THompson方案预报的降水中心位置与实况接近;Ferrier 方案预报的降水强度有明显的提高。 (3)随着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预报的降水强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 Lin 方案、WSM6、Ferrier 方案对分辨率比较敏感,WSM3和Thompson 方案增强幅度不如其他方案明显。Thompson 方案对降水中心位置的预报改进非常明显,WSM3 方案对分辨率不是很敏感。 (4)从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来看,模式的分辨率较低 (12km) 时,不同微物理方案对降水峰值预报都偏晚,预报的降水趋势基本一致。模式分辨率提高到 4km 时,除了Thompson 方案模拟的降水出现的过早外,其他四个方案还是能够模拟出降水前期的时空结构特征的,但降水时段的后期与实况差异比较大,这可能与模式的积分时效性有关。 (5)从云参数预报来看,WSM6 方案预报的云水与 Lin 方案基本一致,但预报的云冰、雪、霰的含量比 Lin 偏多,可能是造成 WSM6 降水比 Lin 方案偏弱的主要原因。Thompson方案对霰含量的预报明显高于另外两个方案,而且前期强后期弱,这将可能是造成降水前期偏强后期偏弱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地表热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水文和农业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太阳辐射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气象要素和地表
在社会主义的思想史和建设实践过程中,始终会遇到一个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又非常深刻的问题:“搞社会主义是为了什么?”,即社会主义的价值何在,社会主义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出现一个非常清晰的问题:时段广告的传播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什么今天时段广告的传播价值下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当前,整个市场正在建立新型的市场关系。电视媒体既
本文首先利用MODIS1km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与中国地区太阳分光观测网CSHNET地面观测数据作对比。结果表明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适用性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其中地表
大气温度与水汽的实时探测非常重要,因此对大气温度和水汽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篇。   第一篇系综述部分。叙述了
学位
在城市的文化背景下对公共艺术的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城市公共空间的
摘 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大小非"的涵义和历史根源,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六年来的状况,特别是结合解禁高峰的2009年和2010的特点探讨了"大小非"对我国证券市场所产生的影响,重点提出了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小非 股权分置改革 证券市场    一、"大小非"来源及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为了防止国有股权旁落,曾采取股权分置的模式,即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为了认识黄河源区植被覆盖度对源区区域气候的影响,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ion Climate Model3.0,RegCM3.0)对黄河源区进行数值模拟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
本文从青藏高原地表加热异常出发,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南海夏季风和中国区域降水的影响。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深入分析了青藏高原加热参数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