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文化误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c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已从探讨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转向从文化层面审视翻译、考察翻译。翻译更被看作是两种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莱布尼茨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读在所难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翻译中文化误读成为现实的先决条件。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目的性和受限性决定了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是必然现象但又是有所限度的。译者既是翻译主体,也是社会主体。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诸多因素浓缩在译者身上,通过他的翻译实践产生影响,造成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明确翻译的文化交流特征基础上,就“文化误读”的定义,在翻译中的必然性及其分类展开讨论,最后提出译者的主体性是实现翻译中文化误读的前提条件。自翻译的“文化转向”提出以来,翻译活动已被置身于文化这一多元体系的宏观语境之中,处于翻译主体中心地位的译者身上浓缩了文化系统中的种种制约因素。综合其他学者的定义,本文提出了符合自身研究目的的解释:“文化误读”是主体按自身的先在知识,通过对“异文化”的有目的的选择与过滤,来确立和肯定自身文化。文化差异及文本的历史性、不确定性使得误读成为必然,也给译者留下了发挥其创造性的空间。误读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意识”的误读,二是“有意识的”误读,本文所要讨论的文化误读主要是后者。 第二章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对翻译中文化误读现象的研究。国外早期有阐释学的观点对文本解读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近年来以翻译研究派为主的学者们,如勒弗维尔,巴斯奈特,韦努蒂,都对翻译中文化误读做出了相关的解释。“操控论”,“文化功能论”,以及“抵抗策略”从不同角度考察了译者与文化误读之间的关系。国内早期有乐黛云等人从比较文化的角度研究文化差异观照下译者对源语文化的误读。自谢天振引入“创造性叛逆”概念以来,对译者主体性、创造性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近期,国内一些学者将后殖民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探讨文化误读中所体现的文化不平等及文化殖民现象。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现代性逐渐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要的理论方法。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讨论开始,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已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焦点。而
当今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力量,因而提升其教学能力对培养基础教育合格教师、青年教师自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
对一部作品能否称作“经典”,可以从作者身份、文本内部要素和作家主体与受众互动等角度来考察。金庸所具备的作家、政论家、新闻工作者等多重身份对于其创作具有重要的推动
学界近年来对比较体育学研究方法论的问题缺乏必要的讨论。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较体育学研究方法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可比较性、跨文化性与跨学科性是比较体育学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桥梁建设阶段,桥梁在环境和车辆等荷载共同作用下其使用性能不断退化,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不断增长的荷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结构的失效概率将逐渐
帕米尔问题是英俄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结果。有必要就早期关于帕米尔的有关协议、英俄私分帕米尔的原因、英国入侵坎巨堤及其影响以及瓦罕走廊的法律地位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从临床诊断的角度来看,胎儿心电图(FECG)的提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够提供有关胎儿健康的信息,帮助确定胎儿是否有疾病。在孕妇分娩之前,通常采用无侵入的手段来获
了解我校医学院本科生学习现状及对医学教育教学的需求,可为医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故对大连大学医学院2011-2015级本科生进行学生学习需求问卷调查
本课题为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题目“基于Web 的MPEG4 实时音视频监控系统”。本人在课题中承担主要开发与研究任务,与几位同学一起,采用DS-400xH 视频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