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与石龙子顶盖的比较研究及蛤蚧豆状核与顶盖的纤维联系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d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蛤蚧(Gekko gecko)属爬行纲、蜥蜴目、壁虎科,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 (Gray))属爬行纲、蜥蜴目、石龙子科,它们是两种不同生活习性的爬行动物,蛤蚧为夜行性动物,石龙子为昼行性动物。它们的行为均高度依赖视觉,其视觉系统包括离顶盖通路、离丘脑通路和副视系统。顶盖是爬行类离顶盖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觉处理中占有重要位置;豆状核属于副视系统,研究豆状核与顶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爬行类副视系统通路的结构及与离顶盖通路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对蛤蚧和石龙子的顶盖、蛤蚧豆状核与顶盖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 本文工作主要为两个方面:(1)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进行顶盖注射,测量及记录顶盖细胞的面积等内容并作统计分析,研究蛤蚧与石龙子顶盖间的异同。(2)运用Nissl法和HRP追踪标记技术,研究蛤蚧豆状核的结构及其与顶盖的纤维联系。 实验和统计结果显示:两种动物的顶盖都可分为S层、C层和P层,S层接受视网膜的纤维传入后通过顶盖层次间相互投射的纤维向C层和P层传递,从而将视网膜的信息从顶盖浅层向深层传递。蛤蚧顶盖浅层的细胞突起和树突分枝较石龙子的少;石龙子顶盖C层的细胞面积显著大于蛤蚧顶盖C层的细胞面积;蛤蚧顶盖小细胞和中细胞在C层所占百分比较大,石龙子小细胞在C层和P层的百分比较大。它们顶盖间的这些差异表明夜行性蛤蚧顶盖接受和处理的视觉信息比昼行性石龙子的少且简单,从而可推测石龙子顶盖结构比蛤蚧顶盖发达,其功能作用也更复杂。 Nissl染色显示,蛤蚧豆状核细胞大小没有明显差别,由背内侧细胞密集部和腹外侧细胞稀疏部组成,且背内侧部比腹外侧部饱满。HRP追踪结果显示豆状核背内侧部和腹外侧部分别接受同侧顶盖前端脑室内、外侧纤维的传入,核内标记有浓密的神经丛和大量纤维末梢,并在该核腹外侧部及其邻近区域发现少量大胞体标记细胞。可推测豆状核的背内侧部和腹外侧部在信息处理上可能存在差异,其腹外侧部的大细胞及其邻近区域的大细胞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且该核可能形成离顶盖通路和副视系统相联系的交通要道。 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我国有草地面积近4亿hm~2,其中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并且我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地区,草场治理与改良建设已刻不容缓,西部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渡放牧引起的,而
近日股市再创1335点新低,市场可谓一泻千里。就目前点位来说,相当一些股票已有一定投资价值,但为什么仍难止跌势?除了临近年底结帐、金融收缩资金面紧张等原因,恐怕最主要还
土壤水分是土壤-植被-大气这一连续体中的关键因子,它不仅影响土壤的特性和植物的生长,也间接影响植物分布和小气候的变化。陕北半干旱地区土壤条件特殊,导致黄土表层中的“土壤
本文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无性系皖1(W1)、鲁1(L1)、鲁59(L59)、鲁78(L78)、东营327(D327)和东营56(D56) 为试验材料。试验Ⅰ通过持续加盐的方法研究了刺槐无性系(6 个)的耐
自从20世纪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中化学农药开始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控制各种有害生物、保障自然资源和作物产量以及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越
苹浅褐卷蛾Epiphyas postvittana原产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西南部、新西兰、英国及美国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目前尚未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由于其地理分布范围窄、寄主植物
楸树(Catalpa bungei)是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植物,其树形优美、材质优良,在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立地条件下表现出速生,是我国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和速生用材树种,
不定根发生是无性系林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核桃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又是难以诱发不定根的树种。所以,以核桃为试材从理论上探讨不定根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钢结构优异的特性,自重轻、刚度强、工业程度高等被大量施工单位应用于建筑生产中,而除此之外就是在诸多优点的背后还有这其不足,就是由于结构设计方面的缺陷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