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体的微粒操作方法与实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粒的捕获与移动是微操作中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在生物工程、医药、微装配、化学分析、材料性能评定等各个领域。基于流体的微粒操作方法,通过控制流场,实现微粒的捕获与运动,不会对微粒造成机械伤害,显示了其非常优越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研究了通过流体捕获和控制微粒的方法,从理论上评价了流场的压力和速度分布特性,通过仿真分析了流场参数变化对微粒控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论文首先研究了对向流捕获与控制微粒的方法:通过对向流场的驻点附近区域,在微粒表面形成的压力面来捕获并“挟持”微粒;通过控制对向流场驻点的移动,驱动微粒;通过改变对向流场方向,改变流场对微粒的夹持方向,实现了任意形状的微米级微粒的稳定捕获以及沿任意方向的定量、定向运动。然后提出了基于旋流的微粒位置和姿态控制的方法:利用旋流中心附近的区域捕获,控制微粒。通过旋流驱动微粒在其中心附近稳定转动,通过改变旋流强度,调节微粒的转动角速度;改变旋流场的旋转方向,微粒转动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通过控制旋流中心位置的移动实现微粒位置的控制。建立了旋流场的射流附壁模型,推导了微管参数与旋流场形态之间的定量关系。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建立仿真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对向流场、旋流场的速度压力分布特性,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微粒控制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流体控制微粒运动的动态特性。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对向流场、旋流场可以捕获和控制微粒。根据微粒参数,合理匹配流场参数,可以捕获和控制任意形状的微粒做定向、定量运动,实现无接触的微粒的捕获与定位以及姿态调整。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异株荨麻进行了抑菌活性的研究,筛选出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部位,明确其化学成分,并对抑菌机制作初步研究,以寻找一种毒副作用小,抑菌机制独特的天然抗菌药物,为该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采用平板划线、PCR鉴定菌种特异基因,活化菌株。(2)采用K-B法和TTC染色法分别测定药物对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3)采用系统溶剂法、大孔树脂法、正反相硅胶柱层析法等现代
最近,基于物理层安全和信息理论安全的密钥生成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和传统加密安全机制不同,物理层安全加密技术利用无线通信信道固有的随机性、唯一性和互易
目的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目前常规成像技术无法满足临床术中导航的需求。契伦科夫光学成像(Cerenkov luminescence imaging,CLI)作为一种新型光学成
目的:首次对岩生石仙桃(Pholidota rupestris),禾叶毛兰(Eria graminifolia)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1)采用多种柱色谱对岩生石仙桃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
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二极管叠阵(LDA)侧面zigzag泵浦的多边形Nd:YAG薄片激光放大器构型。采用三维光线追迹方法设计合理的泵浦耦合结构,通过建模对Nd:YAG多边形增益介质内的泵浦光吸收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数值模拟与仿真。采用1.5mm厚度、16mm口径的正五棱台薄片介质,研究了增益介质的Nd3+掺杂浓度和侧面切角等参数对泵浦光吸收分布均匀性的影响,侧面切角在35°~65°、Nd3+掺杂浓度为0
近十五来,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了强劲及持续的增长,并且保持连续第16年实现票房增长;相比于2015年440.70亿的票房纪录,2016年内地票房增幅仅为3.73%,连续5年以超过30%高速增长的
目前关于对数曲线加载结构设计主要是基于摩擦传动基础上的,设计方法也大多依靠传统的经验法进行,设计过程不够系统化,设计结果不能达到最佳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本文提出了行星
智能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移动数据流量的巨大需求。异构无线网络旨在通过大量部署微基站,增大系统容量,以满足持续增长的流量需求。移动视频是无线接入网络中
研究背景双酚A(bisphenol A,BPA)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广泛分布存在于自然环境、动物和人类体液中,可通过饮食、呼吸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大量的研究数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股权的转让与交易中设立了一项特有且重要的制度,这就是优先购买权制度。为了使该制度能够平稳并有效地运行,2017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正式颁布。虽然在该司法解释中,股东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部分与之前相比做了细致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运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难题。在优先购买权“同等条件”的认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