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不同肝素化方案对术后DWI异常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采用肝素化来预防缺血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肝素化方案。MR-DWI可用于评估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的颅内缺血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MR-DWI评估不同肝素化方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缺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7月-2020年4月期间149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其中96例采用局部肝素化,53例采用系统肝素化。我们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动脉瘤及手术相关数据。DWI异常分为4类,多因素逻辑回归用于比较不同肝素化方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缺血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在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没有显著差异。局部肝素化组与系统肝素化组相比多采用编织支架(58.1%VS 28.6%,p=0.012)。局部肝素化与系统肝素化各组DWI异常的发生率及DWI异常的分布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雕刻支架与术后DWI异常有相关性(P<0.00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激光雕刻支架(odds ratio,4.711;95%confidence interval,1.512e14.584;P=0.007;)与术后DWI异常显著相关。未检测到与手术相关的不良结果。结论:局部肝素化与系统肝素化相比不增加在血管内治疗术后发生DWI异常的发生率,并且在这组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HS-mGPS)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预后线索。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SCLC患者,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血液学指标及影像资料,构建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S-NSE、BMI、ECOG评分、肿瘤原发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circ_0010029、mi R-6743-5p、PRDM2之间的相关性,阐明circ_0010029通过海绵吸附作用影响mi R-6743-5p的表达量,从而调控PRDM2的表达,并影响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方法:1.通过q RT-PCR检测3例正常脑组织和21例胶质瘤组织中circ_0010029、mi R-6743-5p、PRDM2的表达水平。2.通过
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脑膜瘤中LUC7L3、HER2和ELK1的表达情况,探讨HER2/ELK1/LUC7L3信号轴促进脑膜瘤增殖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在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株中,慢病毒转染干扰和过表达LUC7L3基因,将其分为五组:1)空白对照组(Blank);2)干扰LUC7L3组(LUC7L3-sh);3)过表达LUC7L3组(LUC7L3-ox);4)干扰无关序列组(NC-sh
学位
学位
目的: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破裂可引起颅内出血,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认为,复杂的血流动力学所致血管内皮层功能受损被认为是动脉瘤形成的始动环节。本研究拟体外构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探究血流动力学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课题组自行开发设计的新型T型细胞流体力学装置,其可模拟血管分叉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冲击流流量采用500ml/min,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漂浮物治理作为河道污染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河流漂浮物智能检测研究。以UAV(无人机)拍摄河流视频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SSD(Single Shot Multi Box Detector)深度网络的河流漂浮物识别方法,SSD利用COCO数据集的预训练网络模型进行迁移训练。在漂浮物检测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Android端的漂浮物智能检测系统。为实现检测系统,本
整体叶轮结构由于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高可靠性等优点,备受航空发动机研究者青睐。然而采用整体叶轮技术将不同性能指标的单晶镍涡轮叶片和多晶镍盘片连接为一个整体时,却带来了盘叶连接区高风险失效问题,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此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对整体叶轮双晶态连接区单晶/多晶镍(SPSNi)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EAM多体势对分子动力学模型SPSNi的轴向拉伸性能进行模拟
学位
目的:评估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VAD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1月-2019年10月14家神经外科研究中心,应用PED治疗的VADA 123例的临床资料。临床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