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社会阶层对我国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对社会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前“信任危机”和“社会矛盾”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由于自身汲取资源的能力差异,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存在差异。关于不同阶层居民的社会信任差异研究,学界已有讨论,但以往的研究较少深入探讨影响这种差异的原因,也较少研究社会阶层对居民社会信任影响中存在的中介机制。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居民的社会信任操作化为具体的研究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以往研究经验界定出不同的社会信任类型,通过数据分析主观社会阶层对不同类型社会信任的具体影响,再进一步分析社会公平感在主观社会阶层对社会信任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主观社会阶层对我国居民的信任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几点:(一)我国居民的社会信任呈现由亲至疏的差序特征:(1)相较于其他群体,居民对熟人群体的信任水平更高。(2)居民社会信任的差序特征不只局限于血缘关系,还包括居民情感和亲密认同的差序。除了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群体外,居民对朋友和同事等有情感联系的群体也表现出较高的信任水平。(二)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的社会信任产生影响。(1)居民的主观社会阶层地位越高,其社会信任水平也越高。(2)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影响因社会关系亲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主观社会阶层对陌生人信任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主观社会阶层地位越高的居民,其对陌生人的信任水平也越高;主观社会阶层对以血缘关系和情感关系群体为主要信任对象的熟人信任没有显著影响;主观社会阶层对以社会制度制定或执行者群体为主要信任对象的制度信任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性不大。(三)居民的社会信任呈现明显的人口异质性特征,且受居民自身对社会环境主观评价的影响。(四)社会公平感在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的社会信任中发挥中介作用。(1)社会公平感对在主观社会阶层对居民的制度信任和陌生人信任中发挥中介作用,在熟人信任中并无影响。(2)在机会、分配、权利三种不同公平类型中,权利公平感在对制度信任的中介中效应占比最大,分配公平感在对陌生人信任的中介中效应占比最大。本文基于对主观社会阶层、社会公平感和社会信任的关系研究,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是提高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也是提高居民社会信任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本文结合问卷和实地调查,通过分析重庆市云阳县农民对村内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云阳县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在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为云阳县建设新农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6个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了203户农民的调查问卷数据,研究了农民对村内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教育惩戒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促进其逐步社会化、成为合格公民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克服教育惩戒实施中的滥用与怠用问题,充分发挥教育惩戒的教育效果,根本在于解决教育惩戒实施的混乱、无序问题。恰当配置不同层级的教育惩戒实施主体的职权,建立符合法律法规、教育规律和现实条件的教育惩戒实施机制,是解决当前教育惩戒混乱、无序问题的必然路径。在初中阶段教育惩戒的适格主体应包括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他
贫困问题具有其独特的特征,表现为长期持续且动态变化。因此解决贫困问题不只是要解一时难,疏一时困,贫困人口不只是要短期内满足生活基本需要,获得生存保障,更要在长期内能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具有主动努力摆脱贫困的意识,持续远离贫困。2020年在我国政府主导下,在体制机制措施支撑下,农村减贫工作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成效,收入消费意义上的绝对贫困被完全攻破,但我国农村减贫工作创造了彪炳史册重大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指出,老年人是我国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的重点人群。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26402万人,其中65周岁以上的有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1。随着医疗卫生领域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的预期寿命将大幅度提高,所伴随的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我国老年人口大多居住在农村地区2,
自2003年“非典”事件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始进入媒体与公众的视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府新闻发布也自2003年后开始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政府新闻发布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年来的发展积累下了怎样的经验、还有哪些待完善之处都值得深入研究,且伴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政府的新闻发布能力越来越成为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北京市1
自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我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各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贸易和相关政策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着我国进出口规划与贸易。其中高科技产品的贸易关乎着我国的科技发展,与我国国际地位紧密相关,因此对于高科技产品贸易方面的研究也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对我国高科技产品的进口贸易情况有着不可小看的影响,是值得学者们去研究探索的课题。本文
稻谷作为我国的第一大主粮品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稻谷加工业的布局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阶段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布局与稻谷生产布局的匹配度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对我国稻谷加工业布局进行合理优化。本文在产业布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稻谷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对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描述,选取相关指标对我国稻谷加工业的区域布局进行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就全球范围来看,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文化产业列为国家重点产业。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文化产业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态势,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多次中央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与历史交汇的大环境下,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此外,2020年10月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发
股票价格指数是衡量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指标,能够反映资本市场运作的情况,各国根据市场情况定期对指数成分股进行调整,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市场行业的风向标和指引牌。现有研究发现,股票指数成分股的调整会在短期内影响公司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引发超额收益率;随着股票指数的发展,成分股调整对于管理层决策、融资约束和投资决策等公司治理方面的影响逐渐浮现。由于指数成分股存在定期调整,因此市场会对其调整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近几年积极主动的旅游宣传,前来中国观光旅游的外国游客日益增多。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大省,多数国外游客对其印象却仅仅停留于省会成都。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更深层次地了解四川,进一步促进四川地区旅游业发展,笔者选取并翻译了《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第九期《上帝为什么造四川》(节选)中介绍稻城亚丁、都江堰及自贡的文章。该报告所选取的翻译材料属于典型的旅游类文本,内含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