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与信仰之间——从陈应松看底层文学的限度和意义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尤其受到热评热议。当前对“神农架系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中苦难叙述的探讨,很少有论者关注陈应松的苦难叙事在整个底层文学格局中的意义。底层文学自诞生之日起纵然倍受推崇称颂,但也因为过度书写苦难而遭到批评指责。当我们正视底层写作的意义与限度并存、如同一把双刃剑之后,如何找到更好的生存、发展路径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陈应松其人其作正是一个可供分析的典型案例。  在笔者看来,相对某些底层文学的作者沉溺苦难、展览苦难,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重视探讨苦难的出路问题,体现了一种开辟信仰空间的倾向。通过信仰与苦难的互动,陈应松为笔下层层淤积的苦难找到了疏导途径,突破了底层文学为苦难而写苦难、以至沦落为“仇恨叙事”、“残酷叙事”的困境。在犀利的现实批判之中贯通、流动精神信仰的潜流,将残酷世相与幻美想象互相映照,正是陈应松笔下最为摇曳多姿之处。  具体而言,陈应松一方面通过描写死亡、暴力等内容表现底层生活的艰辛困窘,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陈应松重视探讨苦难中生命韧度和生存经验,由此激发人们对生命本体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畏,即所谓的“敬畏生命”。应该说,陈应松阐释的“敬畏生命”达到了一种信仰的高度,在他的文学世界中,死亡、暴力等苦难内容被转化成了建立信仰、贴近信仰的洗礼过程。  首先,本论文认为,陈应松以复杂的情感态度、多元视角塑造了一个丰富立体的底层世界。“神农架系列”不仅将造成苦难的原因指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外在的人力,而且也指向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自身。  其次,分析并解释陈应松苦难叙事中出现的大量死亡、暴力描写现象。在本文看来,这些死亡、暴力内容既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关,又与作家情感的焦虑和对死亡艺术的表现策略密切相关的。正因为无法为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死亡、暴力提供有效解决途径,于是陈应松将苦难的出路指向精神信仰层面。  再次,探讨“神农架系列”开辟信仰空间的倾向。由于无法在现实中为苦难找到有效解决途径,陈应松将之导向信仰空间。陈应松借助神农架本身的神秘地域文化,通过对奇诡自然环境的展示,对“奇人”、“奇事”的描述,对灵异动物的塑造中营造神秘的文化色彩唤醒人类“敬畏”精神,包括对自然万物、对生命的敬畏,即“敬畏生命”的精神信仰。  最后,探讨陈应松创作的意义与限度问题,并且总结其人其作对底层写作的启示意义。陈应松的独特性在于运用苦难/信仰的双向思维、通过多元视角看到一个丰富立体的底层,这足以证明,艺术化地展现苦难比赤裸裸、血淋淋地袒露苦难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另一方面,和众多底层创作者一样,陈应松也无法真正消除现实苦难,这既是他的“硬伤”也是整个底层文学的限度。然而,陈应松引苦难入信仰的表现策略也不失为现有条件下一种积极尝试。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论述城市写实主义作家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突破和城市写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世纪末城市写实主义小说已成为八十年代末至今当代文坛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城市写
路翎在文本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疯狂而扭曲的世界。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有忧郁、孤僻的个性特征,他们之间往往相互猜忌,甚至有敌视情绪。他们的心理也多是病态的,他们在以不同的方式
该文主要对柏拉图美学思想中有关美及美与人的关系论说进行了简要的复述和评析,着重剖析了柏拉图在美与人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所持有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柏拉图认为美对人的意义
建筑遮阳设计是建筑立面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做好遮阳设计是确保建筑立面设计质量效果的前提,在对建筑立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到遮阳设计与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艺批评方法,其不同时期的理论意义的选择与追求直接影响了过去近百年中国的文艺发展方向与进程."五四"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革
文学批评作为文艺学一门新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传统的批评观念下,文学批评的内涵并未得到真正完整的揭示。文学批评附属于创作的被动地位决定了文学批评不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支撑,国家历来重视公路的建设,而公路工程要想实现预期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就离不开各类机械设备,因此对于公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历来是
一位老读者前来拜访编辑部。他衣着朴素却十分讲究,看上去身体硬朗且谈吐铿锵。这位名叫雷肇丰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他带着一本2005年的《摄影之友》杂志,又小心翼翼地掏出保
唐代文学中有着内容非常丰富的庞大的动物小说群,然而研究者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却还十分不够,表现在论文数量较少、关注点较狭窄而集中,在研究视角上则偏于民俗而略于其文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