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Fabricius)、蒙古寒蝉Meimuna mongolica(Distant)和蟪蛄Platypleura kaempferi(Fabricius)是关中平原蝉科昆虫的3个优势种类。截至目前,关于这3种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虫分类及形态学方面,若虫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鉴于此,本文对这3种蝉的若虫进行了形态学和生态学研究。1.在末龄若虫形态学研究基础上,重点对这3种蝉的末龄若虫触角、足以及雌雄若虫腹部进行了形态测量学研究,并基于末龄若虫后足胫节端刺观察、统计,比较了蝉总科不同代表类群(21种)末龄若虫后足胫节端刺的数量差异,结果表明末龄若虫后足胫节端刺的数量可以作为若虫鉴定及蝉总科分类和系统发育的有效特征。2.通过实验室蒙古寒蝉卵的培养获得其初龄若虫;另外,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和杜梨Pyrus xerophila Yü3种寄主植物根部土壤中采集其余龄期若虫。在蒙古寒蝉各龄若虫形态学研究基础上,重点对若虫头壳和腹部进行了形态测量学研究。采用DNA barcoding确认了各龄期若虫及形态变异的若虫均为蒙古寒蝉。然后测量若虫头宽,采用Dyar法则与“头宽—龄期”的回归曲线验证,确定了蒙古寒蝉若虫具有5个龄期。在野外采集过程中,同时调查了3种寄主植物土壤中蒙古寒蝉若虫的种群密度、垂直分布、形态变异等。于蒙古寒蝉羽化期定期采集蝉蜕,研究其羽化历期及性比。结果表明(1)不同寄主植物土壤中蒙古寒蝉若虫种群密度差异显著,分别为油松3.50头/m2、毛白杨12.67头/m2、杜梨26.5头/m2。(2)蒙古寒蝉若虫在3种寄主植物根部的分布均以21~30 cm土层最多,最深可分布至51~60 cm土层,60cm以下土层再无分布。(3)蒙古寒蝉3、4龄若虫分化为腹部膨大和不膨大2种类型;3龄若虫2种类型的腹部宽度分别为3.44±0.14 mm、1.80±0.04 mm;4龄若虫2种类型的腹部宽度分别为6.03±0.14 mm、3.29±0.16 mm。除了腹部形态的分化外,若虫体色也可分化为白色、淡青色和棕色3种类型。腹部形态和体色分化与寄主植物密切相关:毛白杨下的蒙古寒蝉若虫多为腹部膨大型,体色为白色和淡青色;杜梨下的蒙古寒蝉若虫多为腹部膨大型,体色为白色;油松下的蒙古寒蝉若虫既有腹部膨大型又有腹部不膨大型,膨大型体色为白色,不膨大型体色为棕色。(4)蒙古寒蝉的羽化始于7月中旬,止于8月下旬。羽化的成虫性比接近1:1,且存在雄性先熟现象,在羽化期的前17天,雄性数量明显多于雌性。3.分别于2011、2013、2014年7月调查了正常生境和被建筑垃圾污染生境中黑蚱蝉、蒙古寒蝉和蟪蛄若虫种群密度和畸形若虫比率。结果表明(1)正常生境中,畸形若虫比率约为3.45%。不同年份和不同寄主植物间畸形若虫比率差异不显著。被建筑垃圾污染的生境中,三年间畸形若虫比率逐年上升,且差异显著。(2)蒙古寒蝉有逐渐取代黑蚱蝉和蟪蛄的趋势。寄主植物毛白杨下,黑蚱蝉低龄和末龄若虫种群密度均随时间推移下降,三年间种群密度差异显著。寄主植物油松下,蟪蛄低龄若虫和末龄若虫种群密度均随时间推移下降,三年间种群密度差异显著。相反,在油松、毛白杨和杜梨土壤中,三年中蒙古寒蝉种群密度均有随时间推移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各年间种群密度差异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蝉科昆虫若虫可以作为一种土壤污染指示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