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可行性,为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要求行即刻牙种植治疗的197例患者中,按照本研究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35颗患牙(上颌磨牙18颗,下颌磨牙17颗),常规行CBCT测量分析,确定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式采用微创拔牙,颊侧黏骨膜纵行切开,继切开患牙近远中龈谷黏膜,沿骨膜深面翻起颊侧黏骨膜瓣,继剥离腭(舌)侧附着龈。修剪颊腭(舌)侧黏骨膜表面的炎性组织,彻底铲除搔刮打磨干净牙槽窝骨壁表面炎性组织。选择正确的三维位置,用自制牙科种植定位骨凿于正确的三维位置定点,改用小球钻在该位置初级备洞,然后用先锋钻或骨扩张器或summer’s骨凿逐级备洞制备种植窝,按术前设计所选择种植体在正确的三维位置植入,扭矩大于35N·cm。选择并安装合适直径和高度的愈合基台,颊侧牙龈黏骨膜瓣复位并紧密围绕愈合基台严密缝合,关闭牙槽窝创口,术后10天拆除缝线。牙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或6-8个月(下颌磨牙区3个月;上颌磨牙区行内提升则需6-8个月)进行永久性冠修复,永久修复后1年随访。统计永久修复后1年的牙种植体存留率;拍摄锥形束CT(CBCT),测量牙槽骨量变化数据,对比观察牙种植体颊舌侧骨宽度、骨高度在手术当天(T1),术后修复时(T2)以及永久修复1年后(T3)的骨量变化;统计永久修复后1年的患者主观满意度(VAS)。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数据分析,所有的计量数据都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研究结果:35颗患牙均成功实施了翻瓣不植骨非埋入式愈合的即刻牙种植,种植体植入时扭矩平均值为42.79±5.70N·cm,均达到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术后软组织创口均一期愈合,修复前CBCT显示所有种植体与牙槽窝骨壁均产生了良好的骨结合,并按期完成永久修复。永久性修复后1年无一例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或修复体松动脱落,种植体存留率100%。T2相对于T1,牙槽嵴顶-种植体平台垂直距离(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颊侧P=0.035,舌侧P=0.037)。骨缺损间隙的垂直距离(D-R)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颊侧P=0.000,舌侧P=0.000)。颊舌侧骨缺损最大处的外侧骨壁(OC)至种植体表面(S)的水平距离(OC-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颊侧P=0.038,舌侧P=0.029)。T3相对于T2,C-R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颊侧P=0.033,舌侧P=0.035)。D-R的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颊侧P=0.65,舌侧P=0.38)。OC-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颊侧P=1.21,舌侧P=0.97)。T1时磨牙区即刻牙种植周围的骨缺损间隙为2.74±0.51mm,最大骨缺损4.8mm,T2时,基本被新骨充填。受试者视觉测量尺(VAS)均值为8.71±1.05;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1、微创拔牙,颊侧牙龈粘骨膜切开翻瓣,跳跃间隙不植骨,非埋入式愈合方法可行,临床治疗效果满意。2、颊侧牙龈粘骨膜切开翻瓣、拔除病灶牙后彻底清除牙龈粘骨膜及牙槽窝骨壁表面的炎性肉芽组织,是确保种植体植入后牙槽窝良好愈合的生物学基础,本研究病例100%完成永久修复且修复后1年无边缘骨吸收、跳跃间隙骨化,受益于拔牙后彻底清除软硬组织表面的炎性组织及牙龈粘骨膜瓣紧密围绕愈合基台严密缝合关闭牙槽窝创口,使拔牙窝及种植体在无外界干扰的条件下自然愈合,确保了磨牙区即刻牙种植的成功率。3、使用自制的牙科种植定位骨凿和小球钻在正确的三维位置定位,然后使用专用牙种植窝制备器械制备种植窝,本研究种植体植入后的扭矩力均大于35 N·cm,达到了种植体良好愈合的初期稳定性。
其他文献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国内多家编写团队出版了各具特色的教材,而教材栏目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因此,对教材栏目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有利于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新版化学教材栏目设置的特点,对全面落实新课程确立的化学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以2019年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和2019年7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目的:在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延迟,但食物补充维生素D并不能挽回角膜上皮的愈合速率,本文探讨骨化三醇点眼对糖尿病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及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检测糖尿病小鼠及同龄正常鼠血糖水平和25(OH)D水平。刮除角膜中央上皮建立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实验分组:正常损伤组、糖尿病损伤组、糖尿病损伤+骨化三醇治
目的:抗结核药物连续大剂量应用对肠道微生物稳态及胃肠道耐受性提出挑战,一线抗结核药物为肠道微生物改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本研究拟通过抗结核药物实验及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asei)ATCC334补充实验,探讨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与异烟肼组合、吡嗪酰胺)对肠道菌群及其SCFA产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干酪乳杆菌对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屏障的潜在保护作用,为通过膳食补充辅助改善抗结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基于CBCT扫描图像构建采用不同根管预备方式进行根管治疗后的上颌第二前磨牙牙隐裂模型,模拟口腔中的咬合运动,分析牙体组织、牙周组织以及隐裂纹部分的应力,为牙隐裂的病因研究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力学理论基础。方法:(1)从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影像科就诊患者的CBCT图像中筛选出符合我国标准上颌第二前磨牙牙体测量统计数据的影像资料,以DICOM格
污水处理厂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方法,随着人均用水量增加,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污水处理厂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污水处理厂能耗过大,导致许多污水处理厂面临着成本费用不足的问题。在污水处理厂中,泵和鼓风机系统占污水处理厂能耗成本的80%以上。对污水处理厂中的设备进行节能研究,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的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而这些磨损会导致设备的运行效率下
目的干眼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眼表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本文旨在探索人脂肪来源干细胞细胞外囊泡(Human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h ADSC-Evs)调控眼表炎症,抑制干眼反应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其在临床转化上的可能性,为临床干眼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动物实验:将饲养条件设定为恒温
目的评价目前临床常用的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并探究外泌体环状RNAs(circular RNAs,circRNAs)作为新型胃癌标志物的潜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60例胃癌患者血清标本作为胃癌组A及14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A,用于评价胃癌血清标志物的诊断价值。采集73例胃癌患者血清标本作为胃癌组B,25例胃良性疾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B,用于探究外泌体circRN
缠绕层贴法是一种目前应用较多的轮胎胎面成型方法。与胎面成型中的胎面压出法相比,缠绕层贴法配置了现代化的控制系统与缠绕生产线,比胎面压出法灵活性更好且生产效率更高。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闭环控制的胎面缠绕层贴法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其缠绕出的胎面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而开环控制的胎面缠绕层贴法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胎面一致性,但由于胎面缠绕仿真系统多是使用直线和圆弧对缠绕过程中的曲线仿形,缠绕
本实验室前期的工作通过转座子插入突变的方法从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sp.1128中筛选到了一个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traI,它与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dicae WSM419的LuxI类自体诱导物合成酶(autoinducer synthase)traI的同源性高达99%,将其缺失后发现缺失株仍能产生部分信号分子。而通过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S.med
研究目的:研究表明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不下。受体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4(RIPK4)已经被证实在肿瘤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其在肝癌中发挥怎样的生物学功能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我们通过组织、细胞、分子及动物四个层次探索与验证RIPK4在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生物学功能,与揭示RIPK4在HCC中的生物学作用,并希望探究RIPK4表达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为HCC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