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碱水泥的工业化生产实践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水泥混凝土中存在的碱及其危害人们己经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发现了大量的碱骨料反应破坏的事例,碱骨料反应已经成为对水泥混凝土建筑物及构件的破坏并影响其耐久性的几种原因中最严重的一种。随着人们对混凝土建构筑物耐久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水泥混凝土中起胶结作用的水泥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降低水泥中碱的含量?如何提高水泥的性能?从而减轻水泥中碱的危害,抑制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的破坏,在提高建构筑物耐久性的同时减轻环境负荷成为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以实际生产为研究对象,就低碱水泥熟料的生产,利用工业废渣制备高性能复合低碱水泥两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高硅低碱砂岩配料和高碱粘土配料两方案的生料经1400℃煅烧后,熟料中的f-CaO均在1.0%以下,且远低于这个数。因此这两个方案的生料易烧性虽然有优有劣,但均可以认为是优良的。从控制熟料中碱含量的角度出发,高硅低碱砂岩配料虽然易烧性略差,但仍不失为一个好的配料方案;高硅低碱砂岩配料方案的最佳控制参数为:采用“三高”配方,熟料的饱和比0.9,熟料的硅酸率2.6,熟料的铝氧率1.6,生料的细度控制在280m2/kg。以上的结论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都得到了证实;复合低碱水泥各组分不同的细度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其早期(3d)强度,影响的因素依次为熟料,粉煤灰,磷渣。而其后期(28d)强度影响的因素依次为磷渣,熟料,粉煤灰。复合水泥的三种主要成分的细度的最佳控制参数是:熟料细度420m2/kg,粉煤灰细度450m2/kg,磷渣细度500m2/kg;高温煅烧磷石音、高钙粉煤灰等改性外加物的加入,对复合水泥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特别是高钙粉煤灰的加入,在细磨的条件下,对掺有磷渣的复合水泥的早期强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通过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水化热、初期水化产物、碱骨料反应及耐久性方面的对比研究,证实复合低碱水泥在性能上具有优越性。磷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的加入对抑制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水泥产品的环境负荷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2015年3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览会于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展会历时三天,作为行业领军型企业,小刀电动车凭借其技术创新、设计创新、营销创新、展
先秦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思维方式。先秦儒家思想表现出浓厚的教化韵味,囊括了丰富的隐性德育思想,关注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环境的熏陶作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且能填补当下显性德育活动的空缺,有利于增强德育效果,助力“中国梦”的达成。当下,伴随社会深层次的发展,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不良文化的渗透、多元文明的冲突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弱化了人们的责任意识,甚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投入到人类视觉系统,利用人眼在视觉上的处理机制来对机器的视觉认知进行增强,现已成为计算机视觉方向的一大热点。早期实验发现,在人眼视网膜上存在一种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以下簡稱“清華簡”)是2008年清華大學校友趙偉國自香港購回並捐贈給清華大學的一批竹簡,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竹簡中佔有重要地位。清華簡第七1和第八1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發佈,其內容涉及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史事和治國理政的思想。由於面世時間較短,加之竹簡本身容量大且複雜,學界對其的研究仍主要處在字詞釋疑階段,對詞彙的研究比較薄弱。有鑒於此,本文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Photoshop是美国Adobe公司旗下最著名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形绘制、图像修改、编辑制作、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在学习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作为一门
【正】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
photoshop软件是当今在艺术设计行业广泛使用的一款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目前全国各大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均开设了该门课程,针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试从p
<正>在地球表面,无论何时何地都存在一种天然的微弱震动,称之为"微动"(Microtremor)。微动的震源主要来自于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及人类日常活动二个方面。由天气、气压、风速
会议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SAR)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地球学科的各个领域.目前主流的GAMMA解算软件,采用二轨差分的方法,对实验区的SAR数据进行配准、滤波、去
带钩不仅是承担束系与佩戴功能的日常用器,更是多种材质与装饰共同造就的艺术品,自春秋中期以来,在各地墓葬中多有发现,为了解当时的服饰文化和社会风俗提供了独特途径。带钩于东周、秦汉最为普及,自魏晋之后渐退出历史舞台,考古上,在春秋中期以后的东周墓葬多有发现。东周是带钩发展至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南方的楚日益强大,最终雄踞大半个南方,楚墓在今鄂、湘、豫、皖等省份有大量发现,带钩便是这些楚墓中常见的随葬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