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性镍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obad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性镍催化剂具有极性官能团耐受性好、可作为单组分催化剂使用等诸多优点,在烯烃均聚和共聚方面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合成、表征了一系列酚-亚胺、酚膦中性镍催化剂,并研究了它们催化烯烃均聚和共聚的性能。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对酚氧邻位的芳环和辅助离去配体的修饰,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水杨醛亚胺中性镍催化剂,它们均可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引发乙烯聚合反应,其中酚氧邻位带有吸电子基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可达5.87×106g/molNi·h。辅助离去配体的性质对催化剂的初始引发温度和催化寿命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酚膦中性镍催化剂,它们均可作为单组分催化剂,高效引发乙烯聚合反应。酚氧邻位和磷原子上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显著影响催化活性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其中,磷原子上含有大位阻基团的催化剂,可有效保护镍中心轴面空位,降低链转移反应,得到高分子量聚乙烯(Mw=385kg/mol)。   3.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螺环双(酚-亚胺)和双(酚膦)中性镍催化剂。含大位阻三苯基膦的双(酚-亚胺)催化剂,在空间拥挤的螺环框架中可以自活化,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引发乙烯聚合,而小位阻的吡啶为离去配体时,则需要助催化剂的作用才能催化乙烯聚合。双(酚膦)中性镍催化剂均可作为单组分催化剂,高效引发乙烯聚合,得到线性聚乙烯,当磷上基团为环己基时,由于脂肪膦较强的反位效应抑制了β-H消除反应,降低了链转移速率,可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乙烯(64kg/mol)。   4.含有二苯基膦配位基的双(酚膦)镍配合物可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引发乙烯与MA的共聚反应,极性单体插入率可达到4%左右。因此,为探求酚膦镍催化剂结构与共聚性能的关系,利用一系列单核酚膦催化剂引发乙烯与MA共聚,结果表明,磷上取代基团对于催化剂的共聚合性能影响很大。当磷上含有烷基取代基时,催化剂在MA存在下失活;磷原子上为双苯基取代时,可实现乙烯与MA的共聚,但活性较低,所得聚合物分子量也较小;含大位阻芳膦的催化剂,不仅表现出更高的活性,而且生成了高分子量(58kg/mol)的线性乙烯/MA共聚物,MA单元以嵌入主链方式存在,插入率约为2.5%。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
创新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指导.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来?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应用以下几种主导
期刊
新时期的教学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在新时期,教师要做好多方面的改革,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要把物理教学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
SiO作为Si基材料的一种,因其具有比Si优异的循环性能,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它存在两个缺点:一是首次循环过程中与锂反应生成不可逆的Li4SiO4和Li2O,导致首次充放电效率
本论文主要研究金属铱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去芳构化反应,实现了富电子芳环吲哚、苯酚和贫电子吡啶环的去芳构化反应;探索五元螺环假吲哚化合物在酸催化条件下立体化学专一性的
我国对语文的学习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小学时就让孩子们开始了语文的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的孩子们的性格特点以及老师们的一些原因,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课堂效率的
团簇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是研究具有“幻数”特性的团簇,人们希望利用这些稳定的团簇来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等。Al13就是一个具有“幻数”特征的团簇,被文献报道为“超原子”
利用高分辨率的OFES数据,通过对中南半岛和海南岛沿岸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断面进行流速剖面分析和体积输送量计算,初步探讨了南海西边界流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南海西边界流的
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