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油画语言的转变》(1978年底-1989)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油画语言在新时期第一个十年发生转变,与“新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油画语言发生转变的原因在于,文革美术坚持的“文艺从属论”等创作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背景下中国油画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文革油画单一化的语言模式和粗糙化、简单化的绘画语言,也不能满足新时期油画家呼吁提高创作水平的渴望。这一时期,油画家重新望向西方,广泛地借鉴与利用西方油画的风格与技法,有效地促进了新时期油画走向多样化道路。重新借鉴与利用西方油画语言的过程,就是新时期油画语言实现重构、扩展、探索与实验的过程,也就是新时期油画语言发生转变的过程。从根本上看,油画语言发生转变,是新时期油画创作方法转变后的必然结果。新时期油画创作方法,经历了现实主义的恢复与发展,现代主义的引介与学习,最后形成了两者彼此区别,却又相互影响的复杂情况。油画语言发生转变,对于中国油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油画的创作和美术院校的教育均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新时期写实绘画来看,造型方面,重新利用了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拓展性地借鉴了欧美其他写实造型语言。色彩方面,教学中再次采用了苏派外光写生色彩体系,拓展性地对古典绘画色彩方法进行了借鉴,彻底改变了文革油画“红光亮”的模式化色彩语言。材料技法方面,直接画法向精致化和讲求制作感方向发展,再加上对间接画法的借鉴,使这一时期油画更加具有“油画味”的同时,也为今后油画家创作,能够自由且熟练地运用相关技法夯实了技术基础。上述写实油画语言能力的提高,显示出写实油画语言研究向系统化、学术化、纵深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又积极能动地反映出时代所赋予的现实主义创作取向,进而促使这一时期写实油画面貌与文革油画相比发生了质的转变。从新时期非写实绘画来看,其自身的探索与实验,本身就构成了新时期油画的新面貌。无论是追求形式关油画家的探索,还是对具有表现性倾向绘画语言的探索与实验,画家们都肯定了油画形式语言规律具有重要且独立的意义。非写实油画的发展,既使新时期油画走出单一的写实风格成为可能;又实现了对画家内在精神世界的记录与表现,反映出新时期美术中“人”的意识的觉醒。油画语言转变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容回避的问题。油画发展与新时期历史的关联,使油画语言转变的过程充满复杂性;艺术发展的自律性与所担当的“思想解放”任务彼此错综作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油画语言探索出现一些盲目性和极端化的情况。可以说,新时期油画语言的转变,既促进了中国油画的多样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与扩宽了油画家绘画表现技巧,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也使这一时期油画某种程度上负载了“解放思想”的任务,由于未能完成对自身艺术观念的成熟建构,而对此后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本文是以声乐教学艺术作为出发点,在声乐教学凭借个人感性经验进行的基础上,强调对其进行理性化建设。以期使声乐教学活动本身能够集科学性、情感性、即时性、艺术性于一身。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民国时期新女性画家。   第一部分,阐述了民国时期新女性画家活跃的原因及背景。妇女解放运动、女子美术教育、“美术救国”思想的影响,使得当时的新女
学位
期刊
期刊
本文是对我的创作实践的理论阐述。  文中主要阐释作者毕业创作实践过程中的思考,立足于符号学视野,对“树”这一概念进行“意指”分析,力求跳出“树”这一概念在大众文化中习
期刊
期刊
随着体验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意识逐渐从物质走向精神,从硬体走向软体,从理性走向感性。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和体验经济下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