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心,能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的转移受到严格的限制;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政策逐渐松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不断增多,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缓缓提高。   安徽是中部地区的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省,也是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动力转移问题对安徽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数理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论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安徽作为研究对象,对安徽的城乡收入差距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我国和安徽人口迁移的未来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论文首先阐明了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包括劳动力转移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并介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建立了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各变量建立了方程,并进行了仿真,在一定条件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预测。对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安徽省系统模型,分析了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探讨不同的地方政策组合对劳动力转移和安徽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最后在前面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全文的主要结论,并对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一)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建立了全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时创造性地把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数作为一个状态变量引入城乡结合模型,使模型更符合实情,仿真度更高,预测更准。   (二)提出一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提高农民受教育年数的组合政策。对安徽问题建模时,创造性地引入了“安徽吸收农民工本地就业政策强度”辅助变量,这是一个可调节政策参数。研究中发现单独使用该政策效果不佳,但和招生政策组合使用能达到良好调节效果。
其他文献
农户作为家庭生产单元,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行为主体。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在进行生产种植决策时,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对各项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基于理性
2004年初,由于马达加斯加法郎贬值和国际大米价格飙升,马达加斯加面临生产短缺,进口大米的价格急剧上升,马达加斯加试图通过公开招标进口大米和补贴销售官方价格来稳定国内大米价
学位
移动设备轻松控制远程PC  通过TeamViewer官方网站www.teamviewer.com下载安装PC版的TeamViewer,启动后将可以获得一组用来访问这台电脑的ID和临时密码。如果希望用一个固定的密码来访问这台PC,那么可以按如图2所示设置一个固定的个人密码以便于访问这台计算机。该密码需要牢记,将来我们要用手机来远程控制这台PC,就需要用到这组密码。  Android手机或平板下载安装
百年风云,摇心迷目;扬沙激浪,终有清时。走到今天的中国美术,应该系统梳理已被翻卷得有些凌乱的历史了。从出洋求学西画以图变革的前辈,到向往异邦文明而重自我的后生,到了今
在国家积极鼓励和各级工会推动下,开展职工互助帮困,实施互助互济性质自我保障形式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职工互助帮困的特点、优势及面临的问题,之后以某炼铁厂为例,对该
自农产品贸易纳入WTO谈判议程以来,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就成为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在2001年入世时,为了保护棉花产业,承诺对棉花的市场准入采用关税配额政策,但在实际执行的过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户籍制度的放松,我国出现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劳动力转移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