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滑动及冲击接触特性分析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kihee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的快速发展又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前进,尤其在我国,这种相辅相成已然形成。列车需要克服摩擦又要依靠摩擦来提供动力,从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建成以来,这个矛盾一直吸引着各国科研工作者去潜心研究、取舍。轮轨接触复杂,虽已被大量研究者研究详细,因高温、高速化辅助监控设备的缺失,轮轨摩擦学受这些方面的制约慢慢发展到瓶颈,还有部分影响轮轨接触的边界条件考虑不细致。文中首先介绍了轮轨接触研究现状和发展历程(从动力学到摩擦学),轮轨接触研究中ANSYS有限元软件的引入,以及轮轨接触相关理论。建立了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详细介绍了应用软件建模的过程,以及轮轨摩擦的三维非线性热传导方程,体现了应用数值模拟软件来研究轮轨接触问题可以大量节省人力、财力,甚至达到试验无法观测的效果。通过大量的文献查找发现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轮轨摩擦中忽略了对流换热系数和轨底基础刚度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铁路线路跨区域大,形成区间环境复杂,轮轨间的对流换热和轨底基础刚度均因区域变化而不同,作者通过建立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上述两种边界条件变化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m/s、2m/s速度下的轮轨接触区最高温度时程曲线在不同对流换热下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2m/s无对流换热工况对接触区温度、接触压力、应力、接触面积影响很大,照比有对流换热的接触区温度高很多,1m/s情况下有无对流换热系数对轮轨的接触特性影响不大,变相说明不同速度下轮轨滑动生热功率不同,受到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也不一样,建议目前将车轮滑动速度设为1m/s、2m/s、5m/s的轮轨摩擦研究中,甚至是滚动研究中,不要忽略对流换热系数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好采用实验实测对流换热系数来研究;在不同基础刚度下,500MPa基础刚度的轮轨接触区最高温稍大于其他两种工况,从总体时程曲线来看,基础刚度对接触区温度的影响不大。随着基础刚度的增加,轮轨接触区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从滑动伊始到温度时程曲线最大温度,轮轨的接触面积增大到2.2倍左右。静力分析过程中,轮轨接触区的等效压力和等效应变均随着基础刚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最大温升时刻,三种基础刚度的最大等效应力数值相等且温度基本一致。轨道迎顺缝的存在对铁路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度以及线路维修养护均有很大的危害,通过对0.1mm、0.3mm、0.5mm三种迎顺缝高度的轮轨接触模拟分析,得出了迎顺缝两种轨道不平顺下的应力应变分布特性,随着迎缝高度的增加,碰撞接触区的最大温度越高,在滑动最终时刻,接触区温度已经达到1000℃之多,无论迎顺缝,不同高度间的轮轨接触区温度、应力、应变差别不大,原因可能是车轮滑动速度太小,对轮轨冲击效果不显著所致。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以钢铁企业产销链管理与物料输运优化调度为背景,完成了板坯贮运无线调度系统的研制。针对钢铁企业车间无线通信环境,金属移动遮挡等现状,设计了适用于多种串行接口的无
摘要: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应用于地铁供电系统可以实现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的有效回收及利用。对于地面式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多以储能系统自身的控制为关注点。而本文在传统的控制策略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了地铁列车再生制动特性和牵引变电所非理想空载特性,对地铁供电系统中的地面式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的控制策略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地铁列车的牵引制动特性和再生制动电压限制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受电弓处电压对
期刊
薄板结构作为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元件,其稳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并且随着复合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机械以及船舶等领域,复合材料板的稳定性也成为设计人员
学位
寒区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中国寒区分布面积,仅排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为全球第三位。冻融岩石损伤特性研究对于寒区资源开发及岩土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红砂岩
随着我国特高压战略的实施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我国电网的智能化、互动化程度逐步提高。然而规模化太阳能、风能发电场的平滑入网,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微网的迅速发展等,也将对电网的负荷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增加了负荷预测的难度。因此,如何提高智能电网负荷预测的精度,对于提高我国未来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智能电网负荷预测的一点出发,即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短期负荷预测,来探究提高电动汽车充电
期刊
期刊
非晶合金优越的物理性能如超高强度、大的弹性限度和高的硬度已引起研究者广泛关注。非晶合金的独特性能来源于其特有的原子结构,如结构像液态般长程无序。时至今日此种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