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IF-WS2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及减振特性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开发高效环保的润滑油降低低速、重载条件下运行的大型工程机械的摩擦损失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机类富勒烯-二硫化钨(IF-WS2)作为一种层状空心封闭结构三维材料,因其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优异的各项特性而被广泛使用。研究表明,IF-WS2材料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和减振特性,因此,IF-WS2拥有极高的潜力成为重载边界润滑条件下大型工程机械系统的高效润滑油添加剂。本文以IF-WS2为对象,研究了其作为润滑剂添加剂,在低速重载工况下对基础油摩擦学性能及减振特性的影响,并探索了相关的润滑和减振机理。一方面,将改性IF-WS2纳米颗粒作为蓖麻油的润滑添加剂制备了添加剂润滑油,并探索了添加剂润滑油的润滑特性及润滑机理。结果表明,与蓖麻油相比,在300 rpm和5 N最佳应用条件下,加入0.2 wt%浓度改性IF-WS2作为添加剂,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分别下降了27.4%和47.2%。这种摩擦学性能的提升归因于蓖麻油的极性和改性IF-WS2独特的承压结构和分散稳定性,使得蓖麻油分子能够更好地吸附在改性IF-WS2周围,形成承压摩擦保护膜,从而降低摩擦和磨损。其次,研究了0.2 wt%浓度的滑石粉、IF-WS2及二者混合物作为PAO 6基础油的添加剂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混合添加剂润滑油对基础油的减摩和耐磨性能提升最高,分别提高了25%和50%。宏观表征显示,减摩和抗磨性能的提高来自于IF-WS2和滑石粉形成的滚珠轴承协同作用,椭球型IF-WS2的填充效应和承载结构为滑石粉的沉积提供了更平缓的滑动环境,也降低了表面接触压力,同时,滑石粉的层间滑移也降低了IF-WS2在摩擦过程中的剪切作用,从而减少了其损伤,最终实现互补,协同提升了减磨抗磨性能。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其结果表明,其润滑性能的提高源于两种纳米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所产生的强大的范德华吸附力,使更多的润滑油分子吸附在添加剂附近,形成更厚的摩擦保护膜,从而大大降低了摩擦表面附近的原子作用,进而达到减摩抗磨的效果。宏观和微观润滑机理的比较分析为了解IF-WS2在摩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振动信号测试分析仪探究了0.2 wt%浓度的3D GNS、IF-WS2及两者混合添加剂润滑油(基础油为PAO 6)的摩擦学性能和振动特性。结果表明,IF-WS2/3D GNS(1:1)混合添加剂对基础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分别提高了62.9%和71.4%。此外,在减振方面,混合添加剂对所有测量方向的摩擦诱导振动加速度都有极强的削弱作用,振幅减少了约90%,并且其会使最大振幅向低频移动。其润滑机理基本同滑石粉和IF-WS2的协同作用,而减振效果归因于一方面3D GNS与IF-WS2的填充效应极大程度地平整摩擦表面,从而减少了摩擦副相对运动过程中碰撞微凸峰的数量,从量的层级抑制了振动;另一方面,IF-WS2独特的韧性变形使两种添加剂在两接触面间形成了柔性滚珠轴承阻尼器,因而大幅度减少了所产生的振动。从实验及分子模拟结果可知,IF-WS2作为添加剂对基础油摩擦学性能和减振特性都有极佳的提升效果,其在摩擦润滑和减振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我国石油资源有限,十分依赖进口,面对当前国际石油资源稀缺和低碳减排两大难题,寻找更清洁的替代燃料是解决办法之一。煤制油是利用煤炭直接或者间接液化工艺生产的燃料,其中间接煤制油的低热值与柴油相近,硫和芳烃含量低于柴油,具有成为柴油替代燃料的巨大潜力。为了充分发挥间接煤制油在柴油机上的使用效能,必须了解其在缸内喷雾和燃烧的过程。本文基于一个可视化的高压定容燃烧弹实验平台,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煤制油和
学位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远程医疗是平衡医疗资源布局的有效解决方案,基于“互联网+机器人+医疗”平台,推动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相比于传统医疗装备,主从遥操作机器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传统医疗器械深度结合,具有超高精度和远程医疗等优点。然而,现有的主从遥操作机器人存在从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复杂、手部震颤和力反馈缺失的问题,导致其应用受限。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对主从遥操作机器人的发展至关重
学位
生物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受生物离子通道启发,仿生微纳流体器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仿生智能纳米通道越来越多地被开发用于转换清洁能源,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可调几何形状和化学性质,其内部的离子传输及能量转换特性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纳米通道内的离子传输及能量转换特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如
学位
随着微加工技术不断发展,微细尺度器件或设备的开发及应用得以大幅度地提升。然而,其运行时所产生的热负荷也进一步增加,以至于简单结构的微细通道热沉已无法满足其更高的散热需求。因此,进一步强化微细通道传热性能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课题采用数值方法研究直肋片和纵向涡扰流元件强化微通道单相流体对流传热,以及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扭带扰流元件强化细通道两相流动沸腾传热及抑制沸腾不稳定性。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
学位
分布式能量熵理论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物联网时代,由于布线的复杂性和储能电池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大型集中式发电可能无法满足物联网中广泛分布的传感器的电能需求。因此利用摩擦纳米发电机从环境中俘获机械能并为传感器供电是物联网时代供能的理想方案。再生制动系统可以有效地将制动过程中多余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现有的再生制动系统大多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发电机,研究指出,在低频微幅的机械输入下,摩擦纳米发电机
学位
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电子器件,柔性可拉伸电子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承受较大形变的优势,使其能适应复杂且恶劣的应用场景。可以预见它们将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用于人机交互(HMI)的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柔性机器人、柔性显示器等。然而,作为柔性电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柔性的、可拉伸的导体面临着容易发生机械损伤、信号迟滞和制造工艺复杂等问题,这阻碍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学位
能源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也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几千年来,传统的化石能源为社会生产带来了财富,但与此同时,能源转换效率低、能源储量有限,使能源危机步步逼近,不合理开发利用也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寻找清洁高效的发电和替代能源已成为主要的研究课题和方向之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可将40%以上的燃料能量转化为电能,并且工作噪音低、寿命周期长、燃料灵活性高、排放更
学位
中红外波段在红外成像等遥感探测领域应用广泛,红外成像质量与窗口的透过光通量直接相关,凸面窗口因其具有大视场角的优点而常应用于红外成像系统,由于入射光在中红外凸面窗口表面的反射较强,给成像质量带来了挑战,对其进行抗反射处理是必要的需求。而蒸镀抗反射膜工艺繁杂且波长带通有限,传统制备亚波长抗反射结构方法存在凸面窗口表面制备困难、成本高以及制作效率低下等缺陷,所以需要一种可以高效高质量地提升凸面中红外窗
学位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当今全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之一。为此,在内燃机领域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求新型的燃烧方式和清洁的代用燃料。基于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储量国情,煤基合成柴油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减少我国对柴油等燃料的依赖,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它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柴油替代燃料。虽然煤基合成柴油的实验很多,但关于它的燃烧化学动力学机理的研究鲜见报道,这不利于对煤基间接柴油燃烧和排放机理的
学位
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技术是一种高能量激光熔化粉末材料,并逐层递增凝固成型的制造技术。该技术具有灵便、客制化、成形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零件的迅速制造。但是,单激光LPBF制造技术成型效率低,在加工尺寸上也存在极限性。大幅面金属LPBF加工技术发展出多激光并行打印技术,可克服单激光LPBF的局限性。随着产业需求日益增加,多激光并行打印将成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