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纳米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及强化机理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由于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以及优异的减振性能等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军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但强度不高、高温性能和塑性成形性差,容易发生脆性断裂,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不同纳米增强体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研究主要集中在静动态力学性能实验方面,而在其纳米力学行为、微观增强机理及变形失效模式方面缺少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模拟研究了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GNPs)及纳米立方碳化硅颗粒(β-SiC)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在拉伸和冲击压缩载荷下的力学响应,系统分析了镁基复合材料纳米增强机理和变形失效模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模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CNTs与表面镀镍CNTs(Ni-CNTs)从Mg基体中拔出行为和界面强度的影响,得到了手性参数、直径、壁数及镀镍原子百分数对拔出力和界面剪切应力的影响规律,对Mg团簇与CNT、Ni-CNT之间的润湿性进行了理论计算,揭示了 Ni镀层增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物理机制;基于CNT和Ni-CNT从基体中的斜拔拟合得到了指数形式的界面内聚力(cohesive zone model,CZM)参数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CNT的拔出力与CNT的直径成正比关系,但手性参数和长度对拔出力的大小没有影响;Ni镀层使增强体与基体间的润湿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增大;根据Ni-CNT斜拔的应力-张开位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拟合了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内聚力参数,且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的一致性对比分析证明了 MD模拟得到的CZM参数的可行性。(2)建立了不同碳纳米材料(CNTs、GNPs)增强单晶镁基复合材料原子尺度的计算模型,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和应变率及温度-应变率耦合作用下的拉伸力学行为,对比分析了不同碳纳米材料几何参数、表面镀镍层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拉伸变形过程中不同碳纳米材料增强纯镁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微观结构演化,探究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基于原子结构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直径表面镀镍碳纳米管增强单晶镁(Ni-CNTs/Mg)复合材料均较单晶镁基体拉伸性能有较大提高,模拟得到的弹性模量值和理论值吻合良好,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此外,Ni-CNTs/M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还表现出了温度软化效应和应变率硬化效应,低温高应变率或高温低应变率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较大。而对于镀镍石墨烯增强镁基(Ni-GNP-Ni/Mg)复合材料,其增强的拉伸性能主要依赖于GNPs的层数,温度也对拉伸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该类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主要表现为界面提高的载荷传递及位错强化。(3)研究分析了多晶镁(polyMg)、β-SiC增强多晶镁(β-SiC/polyMg)复合材料和纳米混杂增强体(Ni-CNTs+β-SiC)增强多晶镁((Ni-CNTs+β-SiC)/polyMg)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行为,探究了上述混杂增强体的协同增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体力学性能表现为正Hall-Petch效应条件下(晶粒尺寸>10nm),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流动应力随着β-SiC纳米颗粒增强相体积分数(11~17vol.%)的增大而增大。当β-SiC/polyMg复合材料中添加随机分布的体积分数为2%的Ni-CNTs后,混杂增强复合材料较单一β-SiC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纳米β-SiC与Ni-CNTs混杂体积比为5.5:1时,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流动应力分别较基体提高35.92%、37.93%和19.27%。这与混杂增强时,二者在载荷传递、纳米增强体在基体中的相对均匀分散、界面强化、以及增强相与位错间相互作用等方面之间的协同发挥作用有关。研究结果为混杂纳米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4)使用MD方法系统模拟研究了多晶镁和随机分布的Ni-GNPs-Ni/polyMg复合材料的冲击压缩行为,探讨了冲击速度、初始温度、纳米石墨烯体积分数及分布等对多晶镁在冲击压缩下微结构演化、塑性变形机理及冲击波阵面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晶镁在冲击压缩下的主要塑性变形机制表现为晶界滑移和晶粒旋转,随后晶粒内形成的位错、孪晶等主导了后期的塑性变形,冲击压缩后最终的微观结构为晶粒内部主要为HCP结构原子,孪晶和堆垛层错会从晶界处滑移穿过整个晶粒到达对应的晶界处。同时发现对于Ni-GNPs-Ni/polyMg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冲击压力及冲击波阵面宽度较多晶镁增大,而且随着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和团聚体的减少而增大,这与复合材料发射位错的临界分切应力增大、以及与晶界相关的塑性变形有关。此外,复合材料冲击压力及冲击波波阵面宽度随冲击速度及时间增加而增大,且系统初始温度升高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压力和雨贡纽弹性极限(Hugonoit Elastic Limit,HEL)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纳米复合材料纳观动态响应机制。
其他文献
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需要测量人在运动过程中肢体的运动学信息,现代人体动作捕捉系统虽已广泛用于测量肢体的空间姿态,而在游泳场景中其可靠性、便捷性和精度仍有待提高,且难以自动分割游泳相位。与光学动作捕捉系统相比,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可穿戴式动作捕捉系统具有低成本、微型与轻量化、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成为医学、体育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研究人体运动的重要测量设备。然而,人在游泳时肢体运动规律复杂且自由度较大,穿戴式
针对新型围护结构的研究,需考虑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两方面开展工作。本文以纤维水泥压力板(Fiber Cement Pressure Board)作为覆面板,设计了一种新型墙板-纤维水泥压力板面夹层墙板(以下简称FCP面夹层墙板)。在完成物理性能测试后,针对该墙板自身抗侧力学性能、对主体结构抗侧力学性能的影响、均布荷载下抗弯力学性能、破坏机理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结
非晶合金具有各项优异性能,但由于其成型条件过于苛刻,对合金成分的选择和熔体的冷却速率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块体非晶合金传统的成型技术如铜模铸造法、喷铸法、吸铸法及压力铸造法往往存在生产效率低、原料成本高以及工艺复杂等问题,难以达到制备大尺寸非晶合金的工业化生产要求。水平连续铸造技术作为工业生产的一种常见手段,具有生产效率高、铸坯尺寸可调节、易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在水冷铜模铸型的高冷却强度下,可以满足
习近平同志强调:“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推进,以及在当前“一带一路”和经济全球化等世界经济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逐步走出去,代表中国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频频曝光的企业社会责任危机事件,如长春长生疫苗案、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却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和企业声誉,并
吴彬作为晚明一位性格特立、画风创新的画家,身后一直寂寞。有关他的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由美、英两国学者高居翰、苏立文发其端,继而引起海峡两岸学者的关注,相继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惜这些成果,大都以研究吴彬画风为主,未对其生平史迹、一生尚古与造奇的审美取向,有深入而全面的阐述,诸多问题,仍有存疑。本文考证了吴彬的生卒年、官中书舍人等问题,得出其生年约在1565±5年、卒年约在1632年之后的新结论。考
农村电网具有线路复杂、负载多变及用电规律性差等特点,农业纳网的设计理念与模式,预期在未来能够为农村电网孤网及并网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直流母线在农业纳网能量转换传输中起着关键作用,而DC-DC变换器作为直流母线能量传输转换的重要组成设备,其结构参数设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LLC类谐振式DC-DC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变换器理论及工程设计方法进行优化,探究适用于农业纳网未来发展
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e f.sp.tritici)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是影响世界小麦生产安全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曾发生多次大流行,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培育和利用小麦抗叶锈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叶锈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因此,定位和克隆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可以为分子育种提供抗病基因和功能标记,也将为抗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精细定位、图位克隆、EM
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与基因治疗是从不同途径或不同作用机理抑制肿瘤生长,两种治疗共同作用于肿瘤时,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实现化疗药物和基因联合治疗的关键是将不溶于水的抗肿瘤药物和亲水性带负电荷基因共递送至肿瘤细胞,使二者发挥协同抑制肿瘤的作用。现有的共递送系统还存在血液循环稳定性和肿瘤靶向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此,本论文基于课题组合成的阳离子类脂构建了三种新型共递送系统PTX/PSur/QLD
磁流变致动器具有高弹性、高响应速度以及较好的刚度可调性等优点,在柔性智能器件开发、仿生装备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优化制备工艺获得合适的磁性微粒和聚合物基体结构,得到了具有优异磁控性能的磁流变致动器,从而实现了其力学性能与磁致动性能的提升,并通过数值建模阐明了磁流变致动器的变形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溶胶-凝胶化方法,以明胶为包覆剂,氧化石墨烯(GO)或多壁碳纳米管(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对低功耗和小型化的传感器(或检测仪)提出了迫切需求。液体痕量分析,通常采用光学或电学的方法。其中,作为光学检测方法的代表,分光光度计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的优势;作为电学检测方法的代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具有低功耗和易集成的优势。分光光度计通常采用比色皿作为样品池,其检测灵敏度主要取决于比色皿的光程长度。比色皿的光程长度等于比色皿的宽度与待测液体折射率的乘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