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柴油加氢反应规律与催化剂级配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VI清洁柴油生产技术关键在于同步降低多环芳烃和硫含量并维持催化剂的长周期稳定运转,现有不少柴油的生产采用催化剂组合技术。开发符合要求的催化剂及其复配技术和工艺离不开对加氢脱硫动力学和不同反应区域油品加氢反应转化规律的深入认识,从而使催化剂整体的活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佳。本论文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研究了反应物沿轴向的反应规律,以及传统Ni Co催化剂剂和CoMo催化剂的加氢反应特性,提出了催化剂级配优化方案,为柴油深度加氢处理提供技术支撑。研究了催化裂化柴油中典型反应物沿反应器轴向的反应规律,并建立了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催柴中硫化物、氮化物和稠环芳烃沿反应器轴向的加氢深度逐渐增加,当通过前20%床层时,硫化物和氮化物的脱除率均大于50%,稠环芳烃的转化率大于55%;稠环芳烃加氢为单环芳烃主要发生在反应器的前40%床层,后续床层主要进行多环芳烃过度加氢为环烷烃。采用青岛炼化催化裂化柴油作为原料,研究了NiMo催化剂和CoMo催化剂的加氢反应特点,并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NiM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脱硫、脱氮和脱芳性能,而CoM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单环芳烃的选择性。此外,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或空速的降低,NiMo催化剂和CoMo催化剂的加氢性能逐渐增强。研究了CoMo//NiMo、NiMo//CoMo和NiMo&CoMo(全混合)三种催化剂级配方案对催柴加氢性能的影响,发现CoMo//NiMo方案具有最高的稠环芳烃加氢性能和较高的加氢脱硫、脱氮性能。同时发现NiMo&CoMo方案具有最高的加氢脱硫、脱氮性能和单芳环环烷环加氢选择性,特别适用于国Ⅵ清洁柴油的低氢耗生产。
其他文献
杂原子ZSM-5分子筛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催化剂,一直以来受到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针对目前化工试剂生产杂原子ZSM-5分子筛存在能耗大、成本高以及生产过程非“绿色化”等问题,本论文旨在充分利用我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天然矿物凹凸棒土作为原料,经酸处理提纯、低温碱熔活化后提供分子筛合成所需的全部硅铝源和铁钛等杂原子源,在无胺体系下,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干胶法直接绿色合成高附加值的杂原子ZSM
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在消耗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找清洁的、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来代替传统化石燃料。生物质资源作为一种具有总量丰富、可再生、碳中性优点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科学家广泛关注的焦点。生物质的加氢液化技术是一种能够将生物质高效转化的热转化方法,此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寻找能够将生物质原料高效转化为高热值的生物油的催化剂。介孔载体SBA-15具有较大的孔径和比表面积、较好的
因车辆数量过快增长,轴载增加、车辆大型化以及全球气候升温等一系列问题,沥青路面出现了许多早期破损问题,其中,车辙病害在诸多问题中占有压倒性的比重。抗车辙剂制备技术是目前的一大研究热点。本文构建出一种新型核壳结构抗车辙剂的概念,用高分子材料和增塑剂,提高聚合物与沥青的相容性,而在“壳”中裹覆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核”,使抗车辙剂具有足够的强度,仍然保证对混合料的抗车辙效果。本文以HDPE、粉煤灰、蜡类
近年来,沥青路面再生研究成为各方的研究重点,再生沥青路面(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其中,厂拌热再生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但现有的厂拌热再生的加工方法并不能保证老化沥青的黏性恢复。因此本文通过自制不同黏度等级的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通过对再生沥青的性能分析,表征老化沥青黏性恢复程度,从而优选再生剂。通过对温热再生沥青胶砂力学性能进行分析,
催化裂化(FCC)油浆富含短侧链芳烃,脱固和脱沥青质后的精制油浆是生产针状焦的潜在优质原料。精制油浆进一步预处理是其高价值利用的重要前提,采用溶剂辅助炭化预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油浆体系内分子簇的缔合状态,在热转化实验中影响炭化结果。本文重点研究溶剂辅助预处理对FCC油浆炭化成焦过程的影响,对指导FCC油浆制备针状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辽河催化裂化油浆为试样,采用蒸馏法脱除固含物,蒸馏切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相关法规对机动车染料指标中硫化物的限制日益苛刻,渗透汽化膜脱硫技术由于操作条件温和、运行成本低、辛烷值损失小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缺少分离性能好、寿命长的膜材料及合适的膜组件,该技术的工业化受到了限制。本论文针对名为低硫汽油、高硫汽油的两种催化裂化汽油原料,选择聚氨酯为膜材料,进行制膜、改性工艺的优化,对其耐溶胀性能、寿命及稳定性等进行评价,对碟管式膜组件引入
随着我国市场对以丙烯和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需求量不断增加,以及原油资源的日益重质化、劣质化,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该技术在加工硫及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劣质重油时,易出现催化剂失活和重油转化率过低的情况。同时,因为重油粘度大、难以雾化的特点,反应主要以液相反应的形式发生,这会影响反应速率,且易造成催化剂结焦严重,导致低碳烯烃收率较低。为了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采用分级气相催化裂解
近年来,随着全球炼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原油质量的逐渐下降,混输混炼情况日益普遍。本论文主要探讨了A、B、C、D和E五种稳定性差异较大渣油采用不同比例混合时的相容性,并利用Hamaker常数计算得到混合渣油各组分介电常数。选用五种渣油原料以及五个混油样品b3、d3、e3、A2和A5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探讨渣油类型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实验中通过斑点实验法测定混合样品相容性,所选用渣油及其混合样品均未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光催化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在太阳能光化学转化方面,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但是,大多数光敏剂的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发展。因此,构建高效的光敏剂调控光催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过程,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关键。本论文通过构建供吸电子(D-A)结构,制备了基于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高效光敏
工业生产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过程中,会产生含有正己烷和二氯乙烷的工业废液,工业废液的循环回收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废液中正己烷和二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会形成最低均相共沸物,本文针对此二元共沸体系,进行汽液相平衡研究以及萃取精馏模拟研究。通过溶剂初筛选择出了三种萃取剂:乙酸叔丁酯、乙酸仲丁酯和乙酸正丙酯。对七组二元体系:正己烷(1)+二氯乙烷(2)体系、正己烷(1)+乙酸叔丁酯(2)体系、正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