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风险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公元前1800年,但其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却一直停留在“手工作坊”的水平。近2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信用风险管理也开始向工程化阶段过渡。2001年的巴塞尔协议内部评级法是这种过渡的里程碑。 在回顾理论演进之后,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信用风险。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风险管理落后导致风险的机理:信用文化缺失是信用风险产生的环境因素;信用风险管理模式落后是信用风险产生的制度因素;信用风险监控中存在的诸多漏洞是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接下来本文提出了工程化信用风险管理的思想,并且分析了工程化管理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介绍了工程化管理的核心: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且给出了运用这些模型计量信用风险的实例和分析。 最后是打造信用风险工程化管理体系的对策部分:首先是要构建良好的信用文化,打造信用风险管理的文化基础;其次要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完善信用流程监控漏洞;同时,度量模型需要准确可靠的数据来源,因此需要完善的征信体系作为保障;最重要的,是建立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实现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革命;最后还需要引入多样的风险转移手段,疏通信用风险缓释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