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概念隐喻的中英文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l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和汉语中风的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或修饰手段,并且通常与诗歌或修辞学相关。以前,人们对它的研究只限于词语层次上,而不是一种话语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隐喻。莱考夫与约翰逊在其著作中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方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语言中,它不仅影响我们的说话方式还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人类大部分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因此,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隐喻同人类经验紧密相关,每个隐喻背后的经验都具有文化特殊性,因此隐喻反映了特定语言群体的文化积累。隐喻的认知观点把其研究推到了高潮,各个领域的学者们都对隐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论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中英文有关风的隐喻,并根据该隐喻在两种语言中表现出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分析造成该结果的内在原因。论文共由五部分组成,作者首先简单介绍了隐喻在国内外的发展,随后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并详细分析了它的工作机制,种类及功能。文章主体部分以风作为研究对象,从风的本质属性,风的影响力和风的方向性三方面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分析,最后指出了存在于两种语言中风的隐喻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并且探讨了造成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原因。作者共识别,提炼了英汉语中7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隐喻和14个具有差异性的概念隐喻,其中6个体现在英语中而汉语中没有;8个体现在汉语中而英语中不存在。作者将识别出的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归因于人类共同的身体体验,从而验证了莱考夫等人关于隐喻具有体验性的观点。人类对风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激发了风的隐喻的产生,而这种相似性是人类对风的普遍经验与人类普遍的认知及形成概念的能力相结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共同的身体体验只是为隐喻的普遍性提供潜在的基础。不同的社会文化经验和认知加工过程带来隐喻的多样性。作者从社会和文化环境,传统中医理论,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我们对风的概念隐喻差异性的原因。本文支持隐喻的认知语言学观点,并突显了对其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对中英文风的隐喻对比研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了解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该研究还有益于英汉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有关风的词语的语义扩展;从隐喻的分析角度促进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的教学。最后,作者也指出论文对风的隐喻的分析不够完整和深入,并希望通过此论文吸引更多的人对自然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的中英文隐喻分析。
其他文献
奈斯的深层生态学思想植根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时代,发轫于对浅层生态保护运动失败的反思,缘起于对主流世界观及其人类中心主义取向的深层批判。本文通过对奈斯一般、哲学以
纤维素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对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有重大意义,但是纤维素含有很多氢键,形成网络结构,很难溶解于一般溶剂,其溶剂都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经过表面修饰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因为其特殊的理化性质,纳米粒子的直径以及可在其表面共价键合修饰药物分子,靶向性多肽,生物因子,蛋白质并成为治疗载体,使功能化碳纳米管成为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党组织培养和输送优秀青年是党团组织的共同任务。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视角,坚持党建带团建,使民办高校共青团建设与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
<正>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专门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决定.这对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1980年土钉墙技术引进我国以来,由于它的经济、快捷、灵活和安全可靠而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土钉设计的一个新思想,即把稳定的三角形受力体系运用到
善意取得制度是现代民法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涉及民法所有权保护与交易安全之衡量与价值问题,其主旨是保护交易安全。该制度主要是指在善意受让人与财产所有人的利益发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本院的原发性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