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多基因宁杨1号体内遗传转化的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r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Populus)是世界中纬度地区广泛栽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速生优势,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等特点,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欢迎。随着杨树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盐渍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危害严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耐盐碱杨树新树种,是提高盐渍化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将MA(SOS1-SOS2-SOS3-CBL10-Bar)、MB(SOS1-SOS2-SOS3-CBL10-P19-Bar)多基因表达载体分别转入宁杨1号,获得了转多基因植株,并进行了初步鉴定。转多基因植株的获得为探讨抗性转多基因杨树的实际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宁杨1号高频再生体系的优化   以毛白杨优良品种宁杨1号为受体,优化了宁杨1号叶片分化体系。筛选出宁杨1号叶片外植体不定芽直接分化的最适分化培养基:MS+0.5 mg/L6-BA+0.2mg/L NAA。筛选出最适生根培养基:1/2MS+0.3mg/LNAA。确定了抑菌剂、筛选剂的浓度:最适抑菌剂为Cef浓度为600mg/L;最适除草剂筛选浓度为0.8mg/L PPT。   2.宁杨1号多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将预先培养的含有MA、MB多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菌液分别用含有5%蔗糖的MS溶液稀释菌液至OD600值为0.4~0.6,侵染带有伤口的幼嫩叶片组织10 min,共培养2d后转入筛选培养基(MS+0.5 mg/L6-BA+0.2mg/L NAA+0.8mg/LPPT+600mg/LCef)进行抗性筛选培养。30d后分别获得转MA、MB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抗性植株76株、58株。   3.转多基因抗性植株的PCR检测   以获得的抗性植株的基因组为模板,利用MA、MB内各功能基因的特异引物,分别进行PCR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转MA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抗性植株中有10株,扩增出了目的条带;转MB多基因表达载体的抗性植株中有6株扩增出了目的条带。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宁杨1号基因组中。   4.Bar基因的功能验证   将PCR检测出的阳性株系与野生型对照植株分别转入含有2mg/LPPT的生根培养基(1/2MS+0.3mg/LNAA+2mg/LPPT)中培养,两周后观察各株系对PPT的敏感程度。实验结果显示:转多基因株系能够在含有2mg/LPPT的生根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而野生型对照植株干枯死亡,表明Bar基因已在转多基因株系中表达。进一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宁杨1号基因组中。   5.转多基因宁杨1号植株的生理检测:   挑选Bar基因表达呈阳性的转多基因植株T6、T13、T24、T55、T11,将其置于含有NaCl(0,0.4%,0.6%,0.8%,1%)的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耐盐性实验。一周后对POD、SOD、CAT酶活性及MDA、Pro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转MA、MB多基因表达载体的宁杨1号的生理指标明显好于野生型,其耐盐能力较强。
其他文献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多涝区之一。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水稻是湖南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双季稻是其主要种植方式。湖南省早、晚稻的各个生育时段均有洪涝发生,其生产水平长期受
全球UV-B辐射水平的增加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具有严重危害。从不同水平和角度研究植物对UV-B辐射的防御与修复机制是当今植物学研究和全球农业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实验以乌
由于非水相中生物催化的诸多优势,促进了耐有机溶剂酶类的研究和发展。然而多数耐有机溶剂微生物产酶量较低,限制了这类高性能的耐有机溶剂蛋白酶的使用,为了进一步开发并拓宽这
通过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K型和Na型丝光沸石,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DTA分析,对K型和Na型丝光沸石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分配系统、交换容量和PH滴定的测定,
该文采用循环活化法、KOH活化法、ZnCl活化法三种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原料制得了多种高比表面的活性炭吸附剂,然后在0--60atm的范围内考察他常温下对甲烷的吸附性能,找出了用
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利用教学有效性不仅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而且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从提升教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