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与草鱼TLR7亚家族基因结构与功能比较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鱼出血病长期制约我国草鱼产业健康发展。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草鱼(Ctenopharymgodon idellus)同属雅罗鱼亚科,赤眼鳟抗GCRV免疫分子的功能探讨可为草鱼抗病育种机理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模式。本论文主要研究先天性模式识别受体TLR7亚家族(TLR7、TLR8和TLR9)在赤眼鳟和草鱼抗GCRV时所发挥的作用,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比较研究赤眼鳟和草鱼TLR7亚家族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并筛选与赤眼鳟TLR7和TLR8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赤眼鳟与草鱼脾脏比较转录组分析GCRV攻毒后,赤眼鳟和草鱼脾脏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了37.50 G和35.70 G的原始读长(Reads)数据,发现两个转录组共有23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054个为上调表达基因,253个为下调表达基因;赤眼鳟相比草鱼脾脏组织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进程和单一生物进程等56条GO条目,前20个最置信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中包含了TLRs信号通路;q PCR验证发现,赤眼鳟、草鱼攻毒组中TLR7亚家族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提示TLR7亚家族参与了赤眼鳟和草鱼的抗GCRV免疫反应。2赤眼鳟与草鱼TLR7亚家族基因结构及表达模式比较分析赤眼鳟TLR7亚家族基因(ScTLR7、ScTLR8和ScTLR9)c DNA全长分别为3715 bp、4624 bp和3687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分别为3162 bp、3072bp和3180 bp,分别编码1053个、1023个和1059个氨基酸。草鱼TLR7亚家族基因(CiTLR7、CiTLR8和CiTLR9)cDNA全长分别为3354 bp、3766 bp和3468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分别为3156 bp、3072 bp和3177 bp,分别编码1051个、1023个和1058个氨基酸。赤眼鳟和草鱼TLR7亚家族基因均具有TLRs家族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由N-端的信号肽、重复富亮氨酸结构域(LRR)、跨膜结构域(TM)和C-端Toll/白介素-1受体结构域(TIR)组成;且在脾脏等免疫组织中均有较高表达。赤眼鳟TLR7和TLR8包含的LRR数量与草鱼TLR7和TLR8包含的LRR数量相同,草鱼TLR9包含的LRR数量比赤眼鳟TLR9包含的LRR少1个。赤眼鳟和草鱼TLR7亚家族基因之间在多个LRR结构域上存在组成氨基酸差异及传导信号的TIR结构域也存在组成氨基酸差异。GCRV感染后,TLR7、TLR8和TLR9在脾脏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脾脏中赤眼鳟TLR7和TLR8的表达量在168 h达到峰值,且整体比草鱼TLR7和TLR8在脾脏中的表达量高。草鱼脾脏中TLR9的表达趋势在GCRV感染初级阶段(6~24 h)为先降低后升高,与赤眼鳟脾脏中TLR9的表达趋势(一直下降)不同。在赤眼鳟和草鱼脾脏中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 D88)在GCRV感染后24~168 h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IFN regulatory factor 7,IRF7)在GCRV感染后6~72 h的表达趋势一致,而赤眼鳟脾脏中I型IFN(I-IFN)的表达量在每个时间点均高于草鱼脾脏中I-IFN的表达量。GCRV感染后,ScTLR7,ScTLR8,ScMy D88和I-IFN的转录水平上调,ScTLR7和ScMy D88的表达水平成正相关。3赤眼鳟与草鱼TLR7和TLR8基因功能比较分析对草鱼和赤眼鳟TLR7和TLR8干扰后,I-IFN和抗黏液病毒基因(Myxovirus resistance,Mx)的表达变化在草鱼和赤眼鳟中出现不同的表达趋势,说明TLR7和TLR8在免疫应答GCRV时扮演不同的角色。对赤眼鳟TLR8干扰后,I-IFN和Mx的表达变化均上调,这与苏建国团队用sh RNA干扰Ci TLR8的结果类似,推断ScTLR8可能发挥负调控作用。I-IFN和Mx在融合了赤眼鳟LRR结构域的TLR8融合质粒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趋势更加显著,说明赤眼鳟TLR8的LRR结构域比草鱼的LRR结构域识别外源GCRV更加敏感。I-IFN和Mx表达量在转入缺失TIR结构域质粒的细胞中均低于转入缺失ScTLR8 LRR-NT和LRR-CT质粒的细胞,表明赤眼鳟TLR8缺失TIR结构域后,下游抗性分子的免疫表达减弱,ScTLR8 TIR结构域主要起信号传导作用。成功构建了赤眼鳟酵母双杂交核体系文库,并筛选获得与赤眼鳟TLR8蛋白相互作用的Snapin蛋白。赤眼鳟Snapin(ScSnapin)基因c DNA全长1000 bp,其中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为39 bp,开放阅读框399 bp,编码132个氨基酸,3′-UTR为562 bp。推导ScSnapin氨基酸分子量为149.77 k Da,等电点为9.7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LR7亚家族参与了赤眼鳟和草鱼抗GCRV免疫应答,由于赤眼鳟和草鱼TLR7亚家族在LRR数量、位置以及LRR和TIR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导致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抗性差异。赤眼鳟TLR7和TLR8在抗GCRV免疫时发挥不同的作用,建立的赤眼鳟酵母双杂交文库将为后续赤眼鳟相关免疫功能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小麦占全球总谷物产量的30%左右,是人类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品质与产量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主粮作物中微量营养素含量低或生物有效性利用度差,导致营养缺乏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同时,现代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成为培育“优质-高产”并举型小麦新品种的主要障碍。因此,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是“优质-高产”育种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与关键。野生二粒小麦是栽培小麦的四倍体祖先种,具
稻瘟病是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降低水稻的产量,威胁粮食生产安全。micro RNA(miRNA)是一类碱基长度在20-24的小分子RNA,miRNA在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发现过量表达miR156fhl-3p的人工模拟诱捕靶标(MIM156-3p)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而没有产量损失。首先,我们发现miR156fhl-3p在感病材料LTH和抗病单基因系IRBLkm-
芥酸是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之一,已有研究发现其能显著降低陆生动物的生产性能。然而芥酸对水产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还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生长试验考察芥酸对生长中期草鱼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组织结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血清D-乳酸含量、肠道紧密连接、肠道粘附连接、肠道氧化损伤和肠道细胞凋亡及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并确定生长中期草鱼饲料中芥酸的控制剂量;第二,通过体外试验,研究芥酸对草鱼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而稻瘟病是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针对稻瘟病抗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 RNA及抗病基因(R基因)在调控稻瘟病的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十分必要深入研究mi RNA和R基因在稻瘟病抗性中的作用机制。在前期的实验中,我们通过对水稻感病材料和抗病单基因系材料接种稻瘟菌,鉴定了一批响应稻瘟菌侵染,而且在抗感不同的水稻材料中有表达差异
光可以转换为荧光/磷光/光声信号和/或光热/光动力效果,因此其在生物成像、医学诊断、光疗法和诊疗一体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相比于常规的紫外光和可见光,近红外(NIR)光具有较低的光毒性、较低的组织吸收、较少的光子散射以及较深的组织穿透力,因此更适合生物应用。此外,纳米材料也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易于整合多种功能以及纳米级效应等优点。因此,结合近红外光和纳米材料的
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是造成仔猪腹泻和死亡的重要潜在原因。松树皮来源广泛,且富含多酚活性成分,松树皮多酚(PBP)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强,能够缓解仔猪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和肠道炎症的发生。本试验通过确定提取时间、料液比和酶的种类等主要工艺参数,建立了松树皮多酚的酶解提取工艺,通过LC-MS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PBP的多酚组分和含量。通过建立LPS诱导猪肠上皮细胞(IPEC-J2)氧化应激模型,测定PBP对
卵菌是类真菌微生物,具有与丝状真菌相似的形态特征,可引起腐霉病、疫霉病、霜霉病和白锈病等多种破坏性的植物疾病,但在进化关系上与异型、双鞭毛的金褐藻相近。随着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大量卵菌基因组被测序完成,为我们研究卵菌系统进化和致病因子分析提供了机会。但专性生物营养型和半生物营养型病原体的分子基础或进化的研究还不完善。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同源性分析方法对National Center for B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与油料作物,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与矿物质,同时也是嗜钙作物。为探究施钙对酸性红壤花生抗病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设计相关试验并调查分析了施钙处理对南方酸性红壤种植的花生常见病害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比较了施钙与对照下对钙敏感花生品种湘花2008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根系内生微生物及叶际微生物真菌与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差异;同时通过转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猪群中引起免疫抑制的重要病原体,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目前疫苗免疫仍然是预防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因PCV2毒株变异快、疫苗保护期短、现有疫苗交叉保护效果差等问题,单纯的疫苗免疫不能根除PCV2的感染。PCV2属于免疫抑制性病毒,在与宿主共同进化时,为了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不断建立复杂的机制来生存,依靠单一药物很
双生病毒科菜豆金黄花叶病毒属病毒依赖烟粉虱以持久循回方式传播,病毒的CP蛋白在烟粉虱的传毒过程中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烟粉虱与病毒之间的互作关系差异显著,与不同的烟粉風隐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以及不同的病毒或者同一病毒的不同株系组成的不同组合有关,但烟粉虱传播双生病毒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苎麻花叶病毒(Ramie mosaic virus,RaMoV)是在我国新发现的双组份双生病毒,通过烟粉虱传播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