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7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大会通过的《关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决议》指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编制,旨在衡量住户为了消费而获得、使用或支付有关货物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以及价格变动对实现某一不变生活水准(效用或福利)的费用所产生的影响。然而,由于CPI编制的技术难度以及现实经济情况的复杂性,世界各国(尤其我国)的CPI编制与实践应用水平还远未达到《决议》所要求、社会公众所企盼的程度。 因此,本着创新解决CPI的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的目标,从指数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及三大指数理论学派的优缺点出发,本文首先确立了综合的CPI理论体系,进而对中国CPI的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有别于以往学者对指数理论及其三大流派的论述,本文着眼于三大理论流派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型,着重分析三大理论流派的优缺点,并尽可能从中寻找可以运用于CPI研究的指数理论基础,以服务于建立综合的CPI理论体系; 2.根据指数理论的三大流派在编制CPI过程中的各自优势和缺陷,本文从CPI编制研究对象的特征出发,建立综合的CPI理论体系,并从CPI编制过程的底层与高层价格数据特征,建立了相应的CPI编制方法及编制程序,最后笔者对综合的CPI编制理论进行了实证操作,建立了拥有经济理论基础、随机误差修正方法和指数检验规范为基础的中国CPI编制实例; 3.针对当前民众质疑的CPI权重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CPI权重问题的实质,进而利用变系数回归模型对中国CPI的编制权重进行重新估计,并利用估计的权重分析大类商品权重的趋势变化过程,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各大类商品权重的合理性及其修正的可能性和方向,特别对于食品类商品和居住类商品的权重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4.针对中国CPI的公式选择,本文以综合的CPI理论体系实证的“真实”CPI序列为基础,通过拉氏、帕氏、T(o)rnqvist和Fisher“理想”公式计算的中国CPI与“真实”CPI进行比较分析,从综合平均绝对偏差与偏差的波动性的角度来看,认为拉氏指数公式计算的CPI是优良的、可行的CPI编制的指数公式; 5.针对中国CPI的序列优化问题,本文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的CPI序列进行了优化,分别为基于“真实”CPI的序列优化、基于权重调整的CPI序列优化和基于预期因素(消费数据)的CPI序列优化,这三种序列优化方法可以满足CPI实际应用的特征需要; 6.对于中国核心CPI的编制问题,本文从当前各国核心CPI的编制口径出发,分析各国口径的特征,从价格波动性的角度确立了中国核心CPI的编制原则,进而对利用大类和中类商品价格数据编制中国的核心CPI,同时,对于我国当前实行核心CPI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是否可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可以说,通过本文的研究,部分解决了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问题,为笔者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