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之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wy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7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大会通过的《关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决议》指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编制,旨在衡量住户为了消费而获得、使用或支付有关货物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以及价格变动对实现某一不变生活水准(效用或福利)的费用所产生的影响。然而,由于CPI编制的技术难度以及现实经济情况的复杂性,世界各国(尤其我国)的CPI编制与实践应用水平还远未达到《决议》所要求、社会公众所企盼的程度。  因此,本着创新解决CPI的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的目标,从指数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及三大指数理论学派的优缺点出发,本文首先确立了综合的CPI理论体系,进而对中国CPI的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获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有别于以往学者对指数理论及其三大流派的论述,本文着眼于三大理论流派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型,着重分析三大理论流派的优缺点,并尽可能从中寻找可以运用于CPI研究的指数理论基础,以服务于建立综合的CPI理论体系;  2.根据指数理论的三大流派在编制CPI过程中的各自优势和缺陷,本文从CPI编制研究对象的特征出发,建立综合的CPI理论体系,并从CPI编制过程的底层与高层价格数据特征,建立了相应的CPI编制方法及编制程序,最后笔者对综合的CPI编制理论进行了实证操作,建立了拥有经济理论基础、随机误差修正方法和指数检验规范为基础的中国CPI编制实例;  3.针对当前民众质疑的CPI权重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CPI权重问题的实质,进而利用变系数回归模型对中国CPI的编制权重进行重新估计,并利用估计的权重分析大类商品权重的趋势变化过程,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各大类商品权重的合理性及其修正的可能性和方向,特别对于食品类商品和居住类商品的权重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4.针对中国CPI的公式选择,本文以综合的CPI理论体系实证的“真实”CPI序列为基础,通过拉氏、帕氏、T(o)rnqvist和Fisher“理想”公式计算的中国CPI与“真实”CPI进行比较分析,从综合平均绝对偏差与偏差的波动性的角度来看,认为拉氏指数公式计算的CPI是优良的、可行的CPI编制的指数公式;  5.针对中国CPI的序列优化问题,本文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的CPI序列进行了优化,分别为基于“真实”CPI的序列优化、基于权重调整的CPI序列优化和基于预期因素(消费数据)的CPI序列优化,这三种序列优化方法可以满足CPI实际应用的特征需要;  6.对于中国核心CPI的编制问题,本文从当前各国核心CPI的编制口径出发,分析各国口径的特征,从价格波动性的角度确立了中国核心CPI的编制原则,进而对利用大类和中类商品价格数据编制中国的核心CPI,同时,对于我国当前实行核心CPI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是否可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可以说,通过本文的研究,部分解决了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问题,为笔者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在行为金融学的展望理论下,研究了real option问题,即投资者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投资决策问题。与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相比,在行为金融学的展望理论下,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态度是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中国农民工多是个人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并不是整个农村家庭的迁移。在农民工群体不断扩大的同时,留在农村家中不能与外出工作父母共同生活的留守儿童数量也
光永远是神奇的艺术画笔,光影在人物和场地间营造的氛围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片子的艺术效果。我们希望用镜头捕捉到阳光洒入的感觉,但是往往光线的可视性较弱。通过下面的一组
学位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的经济造成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而世界各国一轮接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疑是对我国新兴经济体应对全球化冲击能力的巨大考验。  本文
期刊
顾柯红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中国美院书法专业,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硕士研究生,书法作品及论文发表于《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等多家专
1949年1月10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在萧县蔡凹,收到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的亲笔信:“瑞龙同志:送来联合支前各件,均已阅悉。我完全同意该会所作各项决定,请即依照执行。”短短数语,反映出淮海战役总前委对刘瑞龙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也展示了刘瑞龙为夺取淮海战役胜利付出的辛劳和心血。    一    1948年10月29日,中共豫皖苏中央分局财经办
经过多年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主导产业,但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突破当前技术创新的瓶颈,除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