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斯他汀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普斯他汀(Lipstatin)是从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的发酵液中分离鉴定的含有β内酯结构的天然产物,具有特异性地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从1987年分离鉴定以来,利普斯他汀生物合成机制仍不明确。最近,与此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簇才被报道,编号为LstA-F六个蛋白负责利普斯他汀的合成,然而其中涉及的酶催化顺序和生化机制仍待确证。  我们通过体内单基因敲除实验确定基因lstA-F与利普斯他汀生物合成相关,并且从突变株△lstE和△lstF的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未上载氨基酸,但形成β内酯的中间产物6;突变株△lstC和△lstD合成不含β内酯,酮基未还原的中间产物5;突变株△lstA和△lstB则没有中间产物生成。因此我们推测LstA-D能够催化碳骨架和β内酯的合成。本篇工作主要通过体外酶学活性实验验证LstA-D的酶催化机制。  首先,我们对LstA和LstB催化的碳骨架合成机制进行研究。LstB虽然在生物信息学分析中与KSⅢ具有同源性,但不含有保守的催化三联体。LstA是典型的KSⅢ,具有保守的催化三联体(Cys-His-Asn),可能催化脱羧式缩合反应。我们发现LstA和LstB只在共同表达时才能稳定存在,推测两者可能为特殊的异源二聚体(LstAB)。根据KSⅢ催化机制,我们合成了底物3-羟基十四烷基-5,8-二烯醇酰CoA(化合物1)和己基丙二酰CoA(化合物3),通过体外活性测试和定点突变的方法研究异源二聚体LstAB的催化反应机制。底物1和3经LstAB催化后,我们分离鉴定了缩合后降解的包含酮基的产物23,证实了LstAB的缩合功能。将LstA催化三联体中的Cys和His突变后,相应突变体的活性丧失,说明两氨基酸残基是催化缩合反应的关键残基。然而,我们在突变体的测活体系中发现3脱羧基产物正几酰CoA(化合物2)的积累,我们推测其可能是LstAB直接利用的底物。于是我们合成了化合物2,实验验证LstAB确实以异源二聚体的形式通过非脱羧式克莱森缩合反应催化底物1和2之间的缩合。当LstB60位的Glu突变后,缩合反应不再发生,说明此氨基酸是缩合反应中关键的碱基,用于拔取底物28α位的氢原子,生成的碳负离子中间体亲核进攻底物1。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LstA和LstB各自占据独立的进化分支。分析LstB同源序列的相似性网络发现,lstA和lstB同源基因的连续排列方式广泛的存在于不同种属的分枝杆菌中,其中还包括融合于NRPS(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NRPS)C端的特殊形式。  LstD和LstAB共孵育后,我们检测到LstD还原产物30。其中酮基还原为羟基减弱了β位的电负性,因此稳定了化合物30中的羧基,我们推测化合物30为甲酰化亮氨酸上载的底物。LstC是多功能域的跨膜蛋白,其N端是AMP依赖的腺苷化功能域,推测负责脂肪酸羧基的活化;C端是推测的内酯化功能域和跨膜结构域,化合物30的羧基被活化后,内酯化功能域则控制β羟基分子内亲核进攻羧基,合成β内酯。  本文对利普斯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做了深入研究,阐明了其碳骨架和β内酯的合成机制。工作中发现了新型的异源二聚体KSⅢ,丰富了硫酯酶超家族蛋白的组成,并有助于了解此家族中蛋白的进化过程和KSⅢ的功能预测。减肥药物Orlistat可在利普斯他汀的基础上通过半合成方法获得,我们对利普斯他汀生物合成过程中酶学机制的研究为后续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方法创造高产菌株以及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直接发酵生产Orlistat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拥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是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来实现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一、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学生从情感上愿意不愿意参与教学,可以说是衡量自主学习的标准,从情感上愿意学习就是积极参与,积极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因此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积极参与主要有这几种表现:  第一,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
廉价金属铁、钴由于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近年来引起了化学家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同时,铁、钴金属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为探索新的反应性提供了更多可能。
高分子的受限结晶是高分子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以受限高分子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高分子在化学交联点间的受限(一维)和超薄膜中的物理空间受限(二维)条件下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论文研究主要从α-手性联烯醇出发,立体选择性地实现聚酮多羟基手性片段(包含三种聚酮合成模块:1,3,5-三醇、四氢吡喃环和1,3,4-三醇)的构建;并结合所建立的合成方法学,运用模块化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需要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型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来推动其发展。知识共享是根本,社会信息服务资源整合是途径,文章在紧紧把握上述两点的基础上,从科技情报机
微乳液具有区别于普通乳液的优异性能,如热力学稳定、宏观上均匀透明、超低界面张力以及随之产生的强增溶和乳化能力等,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常规的三元水包油微乳液聚合
氟原子和含氟基团的独特性以及其在医药农药、生命材料等科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使得含氟化合物的合成受到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含氟化合物中,我们关注的是一类含氟硼化
生物质(农作物残余)是丰富的天然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由细胞壁组成。纤维素是细胞壁的骨架物质。研究纤维素在生物质中的形态和聚集态结构对于更好地了解生物质的结构和性能以及
本论文的目的是为发光二极管固体光源研发近紫外光激发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利用相关理论设计了筛选荧光材料的方案,研究了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能,并探讨了相关的发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