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陆诗歌“雅化”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陆”指西晋时期的陆机和陆云,钟嵘《诗品》曰:“清河之方平原,殆如陈思之匹白马。于其哲坤,故称二陆。”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其弟陆云也因其卓越的文学才能紧跟其后,二人以过人的文学才华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西晋文坛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辉。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二人的诗歌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尤其具有“雅化”的共同特征。然而学界对二陆诗歌“雅化”的研究,要么将其放在对西晋诗歌“雅化”的整体论述中简略提及,要么仅对其某一类型的诗歌之“雅化”作专门探讨,总体看来颇有不足。鉴于此,本文选取二陆诗歌的“雅化”这一重要特征进行研究,拟从创作背景到其诗歌“雅化”的具体表现,再到诗歌“雅化”与二人创作理论之关系,最后论述其“雅化”之评价及影响,以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陆机陆云兄弟二人诗歌创作的“雅化”问题作出全面而深入的探究,并力争有新的发现。全文除绪论、结语外,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从二陆所处时代与家族背景入手探讨其诗歌“雅化”倾向的形成,先从西晋四个时期的诗歌创作风格纵向来看太康诗风的形成。太康时期,既受正始玄言余风影响,又有儒家思想影响,此时的创作开始出现颂德酬赠,缚于形制,表达时代个性的内容逐渐减少而重辞采雅饰,可见“雅”是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再加上陆机陆云生于吴氏大族,从小浸染家风家学,父祖忠义刚烈的品格,使得他们从小便立志进取,为国为家。这种成长经历与人生态度的形成,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形成典雅方正的创作风格。纵观二陆诗歌“雅化”倾向的形成原因,一是诗歌内部发展的规律,此时多为四言和五言,四言典雅渊永,五言辞采繁丽;二是外部环境的刺激,包括选官取士制度“九品中正制”的刺激,晋赋的影响以及诗人在创作中受拟古风气影响,加速了其诗歌走上“雅化”的道路。第二章着重分析二陆诗歌“雅化”的具体表现。首先,西晋时期,诗与赋的界限并非十分清晰,而陆云又善赋,从其现存诗歌来看,四言五言都善铺排,形式体制上多长篇之作,多对客观事物进行描写或议论之辞。陆机以“赋”法入诗,则主要表现在内容的铺排描写和意象的文雅,以凸显自己的文采。其次,陆机善拟古诗创作,陆云则多模拟《诗经》,二人诗歌拟《经》摹典,并且好在诗歌之中引用典故,以彰显文采,意多深奥而辞呈典雅。再者,在诗歌语言上,二陆去俗言而专选雅语;在诗歌意象上,二人作品中多采用典雅意象;其诗歌内容也多颂赞贤哲,理寓其中。通过对二人作品的具体分析,均能看出其“雅化”的特征。第三章进一步探讨二陆诗歌创作理论与诗歌“雅化”之间的关系,二陆的诗歌创作理论体现在其作品当中,陆机的《文赋》和陆云的《与兄平原书》是研究二人创作理论的重要依据,从中我们发现其诗歌创作理论与诗歌的“雅化”特征的形成密切相关。在二人的诗歌理论中,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主张,陆云提出“清省”、“附情而言”之说,二人都重视对“情”的抒发,在诗歌创作中遵循“情”的需要,辅以形式,这与“雅化”的内涵是相一致的。同时,二陆诗歌的“雅化”在其创作理论中也能找到依据。此外,二陆的诗歌创作理论中还渗透着“雅”的审美追求,其论文讲求篇章结构上的“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和“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的艺术风貌,这在二人诗歌创作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与实践,直接关系到其诗歌语言表达上的“绮丽”,以及对声韵的要求。可以说,二人诗歌创作理论的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对“雅”的追求与实践。第四章以二陆诗歌雅化之评价及影响收笔。从中可以看出陆机陆云诗歌的雅化实践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观照到二人当时的文坛地位和诗歌创作整体风貌。二陆诗歌的雅化为西晋诗歌增添了典雅华丽之美,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六朝诗歌的创作,甚至还影响到唐及以后的诗文创作。二人大多数诗歌中造句工巧绮练,风格华美典雅,这种诗歌创作风格,加速了六朝“绮靡浮艳”诗风的发展,也促进了古诗向近体诗的转变与发展。另一方面,诗歌伴随着雅化的趋向,也表现出了一些形式上的弊端,比如“绮靡”文风影响诗歌的情志表达,重言辞雕琢规整而影响内容的抒写,加之二人的拟作本来就有其自身的缺陷,内容贫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减弱了诗歌的审美特性。后世对二陆诗歌“雅化”的评价有褒有贬,我们应辩证客观地看待。总的来说,研究陆机陆云诗歌的“雅化”,从一个线性的诗歌发展历程来观照,并从时代背景入手研究,更深入细化到二人的具体作品中进行分析探讨,进而联系其创作理论,拓展到影响及评价,可以全面、系统地审视和把握二陆诗歌的“雅化”诸问题,形成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弥补学界对二陆诗歌“雅化”研究之不足。从诗歌发展史看,会意尚巧、遣言贵妍的对偶化和典雅化,既是诗歌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与太康时代的创作思想一致,因此,陆机陆云对诗歌“雅化”的实践与探索,既体现了时代风貌,也彰显了自己的诗文才情,总体看来利大于弊,功大于过。
其他文献
医疗费用持续过快增长降低了我国医疗服务系统的效率,其背后主要驱动力为药品费用的迅速增加。1980年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后,政府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赚取药品利润加成收入弥补骤减的政府财政补贴。这种经济激励扭曲了医疗服务供给,刺激了医疗服务提供者过度开药等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增加。为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2009年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中,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技术、社会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技术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中,使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学习不再受传统学校和班组服务模式中时间、空间、资源、方法、媒体和手段等的限制,而呈现出极强的“碎片化”学习的特征,这种变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尤为突出。如今,碎片化学习作为一种便捷、灵活、泛在的新型数字化学习方式,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在碎片化学习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个人的综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也使学校教育进入新的时代。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中小学课程积极做出改变,课程结构关注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持续性与均衡性的设置问题,教育开始真正凸显人的地位,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课程实践者缺乏课程建设经验,课程理论指导不力等原因,课程建设现状不尽如人意,表现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现代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A企业为例,探讨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体系。本文首先运用规范分析法以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和特点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从对寻求企业知识型人才的激励管理的方式方法为出发点,充分运用国内外文献中现有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和对理论的比较,掌握企业员工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量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多从“坏消息隐藏”这一角度出发,普遍认为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公司股价崩盘源于公司内部人,特别是高管出于私利对于公司坏消息的隐藏行为。因此,信息不对称下的代理冲突导致了股价崩盘风险,其实质是一个公司治理问题。作为公司治理重要机制之一的高管薪酬契约,其通过影响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强弱,进而影响高管行为,最终对股价崩盘产生影响,一些文献已从薪酬水平的角度证明了上述影响机理。然
为了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我国教育部陆续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中阐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和重要决定,表达了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育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学习是一条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合作有助于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助于教育质量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2016年的“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经历了由缴纳营业税变为缴纳增值税的巨大改变。在2019年的“减税降费”中,无论是简并增值税税率,还是推行小微企业优惠等各税种优惠政策,都显示了为中国企业“减负”的决心,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除税率降低外,适用的优惠政策并不多,这使得税收负担成为了困扰房地产企业的难题。当前,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新教师是从事教学工作且不超过3年,自身教学经验稚嫩不成熟,尚处于专业发展初级阶段的教师。新教师在入职初期面临诸多困难。新教师入职教育是职后教育的一个特殊阶段。入职教育本应尊重新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切实关注新教师群体,解决其所遇困难,满足其专业发展需求,并给予切实有效的辅导。然而,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教师教育即教师学习的过程,因此导致小学新教师学习缺乏针对性。而且,相关的已有实
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现今,高考中文言文试题的难度在不断加大,高中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更严格,最新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占比增加。由此可见,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现今文言文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以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十年全国卷高考文言文试题和201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析,希望探讨出文言文教
法印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通常被施用于斋醮法会、炼度济人等道教科仪和宗教活动中,以确认法事活动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唐代是自南北朝道教清整运动后道教发展的高峰期,法印的使用较前更为普遍。研究唐代道教法印,可以从器物层面揭示唐代道教发展的思想动向、运行机理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实物材料来看,法印自东汉道教产生之初就已出现。它是受道教神权的刺激,在秦汉间方士印基础上,吸收世俗官印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