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争光作品中的“无聊”主题及“无聊”的影像化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争光作为新时期文坛上的新写实作家以及当代著名的影视编剧,长期以来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但是将这些评论性的文章简单的归纳发现,对杨争光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他小说主题、叙述等方面的研究中,而忽视了他的影视编剧的身份书写。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点,重新将杨争光的小说《棺材铺》和《老旦是一棵树》以及与杨争光有关的影视改编作品——包括改编自杨争光小说的电影《沙镇的故事》、杨争光改编自他人小说的电影《生日》、他人改编自杨争光小说的电影《哈里如何变成一颗树》纳为一体。通过所选文本分析研究杨争光作品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无聊”,并且进一步进行对“无聊”的影像化研究。本文的章节内部的结构安排是:首先对小说文本的“无聊”主题进行分析:进而对电影剧作对“无聊”主题的影像化努力进行阐释;最后对于电影作品对“无聊”主题影像化表达方式进行总结。本文第一章导论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于“无聊”的概念进行解读,包括对于无聊的哲学解读、无聊的类型分析以及无聊的现代性。进而在对杨争光作品以往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炼出杨争光作品中有关于“无聊”主题的小说和影视作品。本文的第二章将依次对杨争光先生的小说《棺材铺》进行“无聊”主题分析;进而对由小说《棺材铺》改编的《沙镇的故事》电影剧作中“无聊”主题的缺失进行批评;最后在对于电影作品《沙镇的故事》对“无聊”主题有限的影像化表达,从天气、场地、人物状态、对白和音效等方面进行总结。本文的第三章将首先对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进行主题分析,分析小说与无聊主题的关联;进而对于由杨争光先生改编《瓦城上空的麦田》的电影剧作《生日》对“无聊”主题的加强及影像化努力进行分析阐释:最后对于电影作品《生日》对于“无聊”主题的影像化表达的完成从灯光、道具、场地、人物状态和对白等方面进行总结。本文的第四章的内容主要是首先对于杨争光先生的小说代表作《老旦是一棵树》中“无聊”的主题进行分析。然后是对改编自《老旦是一棵树》的爱尔兰电影剧作《哈里如何变成一颗树》对于“无聊”主题的强化进行阐释。最后对于电影作品《哈里如何变成一颗树》对于“无聊”主题的影像化表达从灯光、场地、天气、人物状态、对白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本文的第五章的内容主要是对于无聊作为现代人性深处的一种情绪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杨争光作品在“无事生非”外衣下所进行的“无聊”主题的阐释。并且通过分析其他有主题涉及“无聊”的小说以及影视作品进行归纳举证。对于“无聊”主题如何进行影像化表达也要做最后的归纳总结。最终总结出“无聊”作为人性深处的一种情绪状态,具有一种无法避免和无法摆脱的性质。
其他文献
本文从企业财务预警和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发现二者的结合研究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比较欠缺,以此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接着从结合基础理论、结合特点
食源性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因具有相似的作用终点,低剂量下混合暴露可能产生大于单一暴露的联合效应,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一类重要风险因子,
彩石金属瓦是以高耐腐的镀铝锌钢板为基材、高品质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为粘合剂、高耐候的彩石料为面层,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新一代金属屋面材料,防水、防火,抗风、抗震,隔热、
城籍知青作家具有十分特殊的身份,他们的出生、成长、求学过程均在城市中完成,而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才初次具有长时间的乡土体验,其创作与“政治挂帅”的“十七年”教育机制、
成功有效的语言教学必须帮助语言学习者有效建构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背景知识制约着语言学习者各项语言技能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
<正>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隶属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总面积600平方公里。而百里杜鹃天然原始林带宽1000~3000米,绵延50余公里,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是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及老人人口的不断高龄化,老年患者身心日益衰退,由此对老年患者长期照护带来了极大的考验。本文通过阐述长期照护的内涵特征,分析老年患者的长
台湾作家桂文亚是当今海峡两岸少儿散文创作的重要代表之一,桂文亚的少儿散文作品集较多,但细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童年回忆性作品;一类为少儿旅游散文作品;一类为夹
宗法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丁玲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背景因素。本文以宗法文化为视角,结合性别研究方法,对丁玲农村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谱系进行梳理,展现丁玲
拟古是文学创作中一个重要手段,汉魏晋文学中,这一现象非常突出。汉魏晋时期,诗文效仿古人风格形式而创作的模拟之作随处可见。汉代的拟楚辞和拟大赋,及魏晋六朝的拟古辞现象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