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采伐更新模式对米槠群落高度级结构的影响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kljdhnaliuh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采伐更新模式对森林群落的影响,一直是森林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研究前沿。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群落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所特有、具有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由于各种采伐更新对米槠群落的影响不同,米槠群落的恢复更替情况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以福建武平米槠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93年天然林和1995年、2005年的三种采伐更新(择伐更新、皆伐火烧后再封山育林的天然更新、皆伐火烧后再种植杉木的人工更新)林地进行系统调查,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重要值分析、分层频度和株数、结构动态、群落分享度、β多样性指数(Cody指数、Morisita-Horn指数、Bray-Curtis指数Routledge指数),以及生态位的的对比分析方法,来研究其各时期群落高度级结构、建群种更替、演替规律,揭示三种采伐更新林地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评价三种采伐更新模式对的群落高度级结构的影响效果,进一步了解米槠群落的基本状况,以及在探讨人类各种森林经营行为的合理性,并能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进而为亚热带地区顶极群落的恢复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1.1993年三个天然林地米槠在大部分高度级上的重要值最大,米槠在群落中为优势种。对比2005年各林地物种重要值分析得出,择伐更新林地米槠在各高度级上的重要值最大,天然更新林地的米槠在大部分各高度级上的重要值也是最大;人工更新林的米槠种群消失。这反映出择伐更新和天然更新均能恢复米槠在群落中优势地位。2.1993年三个天然林和2005年择伐更新林和天然更新林的群落失稳率、种群失稳率都较大(>55%),说明了米槠种群和群落还具有很强的增长性;而2005年人工更新林具有较小的群落失稳率(33.2%)和种群失稳率(20.01%)。择伐更新前的1993年天然林与择伐后的1995年更新林、2005年更新林的群落分享度差异很小(1993年:29.41%,1995年:28.99%,2005年:26.26%);天然更新皆伐火烧前的1993年天然林、1995年更新林、2005年更新林的群落分享度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1993年:36.97%,1995年:18.28%,2005年:39.71%);人工更新从93年天然林到95年更新林再到2005年更新林的群落分享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1993年:30.46%,1995年:15.97%,2005年:9%)。3.1993年三个天然林和2005年择伐更新林、天然更新林、人工更新林的βC、βR和CN指数随着高度级的增加而减小,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而CMH与高度级之间不具有相关性。择伐更新前1993年天然林和1995年、2005年的择伐更新林的基准物种周转速率βC1、βR1、CN1、CMH1没有显著性差异。三个时期的群落沿高度级梯度的总βC没有差异性(1993年:49.5,1995年:48,2005年:48)。2005年天然更新林的基准高度级物种周转率βC1、βR1与皆伐前1993年天然林的值没有差异;而2005年天然更新林的CMH1和CN1都大于皆伐前1993年天然林的值。2005年天然更新林的群落沿高度级梯度的总βC(65.5)大于皆伐前1993年天然林的值(53),表明天然更新有利于竞争种和耐干扰种,丰富度达到最高,可进行自我更替。2005年人工更新林的基准物种周转速率βC1、βR1、CN1、CMH1都小于1993年天然林的值;2005年人工更新林的群落沿高度级梯度的总βC(22)明显小于1993年天然林的值(60),人工更新使群落丰富度明显降低,不能自我更新,目前不能恢复到米槠项极群落。4.1993年三个天然林地米槠的生态位宽度值都是最大。在2005年择伐更新林米槠生态位宽度值(0.33)最大,表明米槠能恢复到优势种的地位。在2005年天然更新林米槠生态位宽度值(0.3)位居第二,仅次于华杜英位(0.31),表明米槠种群已经处于即将控制该群落的时期。在2005年人工更新林米槠种群基本消失,该群落已经很难能恢复到米槠顶级群落。5.在三种采伐更新方式下,2005年各林地生态位相似性大于0.6种对数百分比与1993年天然林相比都有所增加,但天然更新条件下升高幅度最大为11.2%。2005年天然更新林在Lhi和Lih大于0.1的种对数百分比(Lhi:47.1%,Lih:50.29%)比皆伐前1993年天然林的值(Lhi:40.87%,Lih:39.3%)大,表明天然更新促进各种群对高度空间资源的共享,米槠与其他树种对高度空间资源的竞争激烈也较激烈。2005年人工更新林在Lhi和Lih大于0.1的种对数百分比(Lhi:42.43%,Lih:30.74%)比天然林的值(Lhi:49.26%,Lih:42.39%)都下降,该群落物种多样性丧失,在高度空间资源的利用率上不高,群落内部对高度空间资源的竞争不激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择伐更新、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各个时期群落在Lhi和Lih的分别范围的0-0.02、0.14-0.16上种对数所占比例较大,而在0.18-0.2上最小。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起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超低温保存体系,并对欧李超低温保存后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检测。以玻璃化法及包埋玻璃化法两种不同超低温保存方法对欧李茎
隐翅虫是昆虫纲、鞘翅目中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知47000余种。它们生境多样,广布于农田、森林和山区。隐翅虫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既有农林害虫的天敌,也有药用种类和卫生害虫,还有取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由于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和土壤习居性,因而缺乏有效的抗源,严重威胁世界稻米的生产。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中,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从水稻中筛
神经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并对放疗和化疗表现出内在抗性,患者预后不良,一年期累积存活率只有30%,总平均生存时间只有6-9个月。多年来,尽管神经胶质
毛竹(Phyllostachy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用途广泛、易栽培、周期短,不仅具有很高经济效益,而且有很高的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在主要产竹区浙江安吉县、遂昌县和福建永安
受精机理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理论课题,其阐明对生殖调控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受精的分子机制尤其是精卵融合机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阐明,人精子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病虫害最严重的作物,稻瘟病、白叶枯病、螟虫、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严重的病虫害,被称之为水稻的“两病两虫”。长期实践表明,培育抗病虫新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这些病虫害的方法。在前人研究及本人所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抗稻瘟病主效基因pi9,抗白叶枯病主效基因xa23的分子标记C189(EST标记,共显性),抗褐飞虱主效基因bph14的分子标记MRG232
秦巴硒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l-Qbsg)是在我国成功栽培的一种富含硒的食用菌。为了研究这一全新食用菌的水溶性成份对血液系统细胞的负调节和正调节作用,分别在4℃、25℃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自然界中一种分布广泛的革兰氏阳性产孢细菌,占据着全世界95%的微生物农药市场。除了对许多目的昆虫具有特异性的毒杀作用外,
水稻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水稻的种植生长环境亦发生改变,尤其高温天气对其造成严重的胁迫,导致水稻减产。已有很多文章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高温对水稻颖花不能正常授粉,从而导致减产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而我们是利用双向电泳技术,模拟了高温(42℃)干旱的环境对水稻颖花蛋白质组学的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找到了25个蛋白点上调,20个点下调,分析认为其可能起到对逆境的应